视频里的中国,日常中的自信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3 09:28   

在侨乡温州,120多名外籍主播组成了一支对外传播队伍,被称为“海外传播官”,他们的视频总播放量迄今已超2.5亿次。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友人为探寻中国的魅力而来,或旅游或居住,自发担当起中国故事的传播使者。他们拍的旅游、生活类视频,发到外网后不少成了爆款。

外国友人游中国的视频,为何走红海外?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人总是对陌生的生活方式抱有好奇心。事实上,中国人在外国所拍摄的视频,同样深受关注。说白了,这些外国友人在中国所拍摄的生活化场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重塑了世界看中国的视角,拓展了视野,更新了外国人的体验。爱好文化和旅游的外国人对此产生浓厚兴趣,并不奇怪。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打着浓郁中国文化印记的视频内容,带来了强烈的文化冲击力。例如,山东“上门女婿”挪威人克里斯,喜欢拍摄“偷学”农村美食的视频:做炸酱面、臭豆腐、螺蛳粉、泡椒凤爪,并解答外国网友“为什么吃有口水的鸡”“老婆饼里老婆在哪里”等问题。其间,两种文化在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碰撞与交流,激发了许多外国友人的探索欲。克里斯的粉丝数量迅速上涨到2000多万,充分说明文化特质所具有的深层魅力和感染力。这和几百年前《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爆红是一个道理。

此外,这些视频内容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人的真诚和包容。正如潮新闻报道所说,外国友人镜头里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中国,日新月异的城市,自然淳朴的乡村,勤劳乐观的人民,展现了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人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的朴素情感。这也是这些视频能火“出圈”的最大流量密码。一些外国人以往从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了解中国,使他们有一些刻板印象。然而当真的来到中国,他们才发现这里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例如,凌晨时分的广州街头治安之好、秩序之井然,让拖着行李箱的外国友人大吃一惊;而外国小伙在上海扫码付款买饮品,则让外国友人直观感受到现代科技生活之于中国城市的普及。

换言之,外国友人拍摄的视频,也是中外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让傲慢与偏见更显无力。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这些光靠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经历了4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开放与包容”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也时时闪现于城市和乡村的各个细节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视频传播的是中国式生活、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亲和力。

“中国从来不是我们的‘敌人’,无知才是我们的敌人。”外国网友的感慨很能说明问题。一方面,对许多外国人而言中国还有不少“未解之谜”,还需要更多了解;另一方面,中国还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值得向全世界展示,在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还要努力做得更多、更好。

当今世界,尊重和友好才是主流价值观。存在认知差异并不可怕,只要主动打开“天窗”、敢于袒露心胸、勇于接受探寻,就能增进友谊、促进共鸣。为此,我们希望外国人通过视频产品多多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同时我们要多渠道、多领域、多层面发力,常态化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伍里川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