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上出现了新词“淡人”“浓人”。一些年轻人自称“淡人”——无论是在什么场合,没有什么情绪波动,用最稳定的心态面对所有人、所有事,为自己在广阔天地间撑起一片“淡壳”。与之相对应的是“浓人”——以饱满的情绪、持续不断的好奇心探触世界,永不疲倦。
哪些行为会被认为自己是“淡人”的一种表现呢?“路怒症?不好意思,‘淡人’们已经不当回事儿了”“心平气和上班,无牵无挂下班”“不去卷着考公考研”“切了三个乳腺结节后,世界的颜色都淡了”“说了好几年‘破五唯’,学术圈的内卷还是把青年教师困在大学评级和数论文数项目数帽子的系统里,唯有看‘淡’,才能解脱”……种种情状,都在讲述升学、职场、生活压力之下调和身心的努力。
与消极逃避不同,很多人都讲述了成为“淡人”之后的积极收获。比如自从允许一切发生,之前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难过、愤怒,现在觉得都可以接受,都是一种全新的人生体验。比如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只和自己对比,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就是一种成功。比如工作中成了“淡人”,在生活中重新做回“浓人”,专注自我、感受心流。比如社交简单了、结节变少了、甲状腺消退了、家庭和睦了。
与其说“淡人”描述的是一种性格特质,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对疲惫心灵的自我救赎。但“淡人”并不“包治百病”,也并不适合所有人:可以面对意外的挫折时,用意念“出逃”;可以在高强度的压力之下,为生活注入一些可贵的松弛感;可以在特殊的人生阶段之后,重新校准生命的航向,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从此避世开启低欲望人生,无所谓地混迹人间。
苏轼看到美不胜收的西湖时赞美其“淡妆浓抹总相宜”,淡有淡的雅致,浓有浓的热烈,怎样都是好看的。“做个‘浓人’也挺好的,社交也好,工作也罢,散发能量也能获取能量”“爱台风天、打球是球疯子、学习的时候拼命学”“淡不了一点,自己的参照系从来就是自己”,这种态度中透露出的真挚、坦荡和生命力,也实在是任何领域都稀缺的品质。所以,如果能在“浓”“淡”之间自由切换,不失为一种值得肯定的开放心态,方是得了真自在。
不止“淡人”“浓人”,前段时间流行起来的“i人”“e人”“MIBT16种人格”也是一样,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标签之下,都有年轻人鲜明的价值主张,构成了他们与社会、与世界对话的独特方式。就像当他们戏谑地称“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时,你仿佛能看到一个初出茅庐身披铠甲、横刀立马,随时准备与虚张声势者“一战”的少年。分析观察背后的年轻人心态特征和变化趋势,就不会对一波波陌生的名词感到不解和抵触,看似坚硬的外壳之下,其实都是一个个练习成长、练习独立的柔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