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评:用好科学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3-07 22:12   

潮新闻讯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明确指示。总书记再谈新质生产力,既是立足江苏,更是放眼全国,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行动要求和需要避免的问题,为推进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新质生产力不仅“新”意满满,更是“热”力十足,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引发高度关注。那么,面对这张“新”考卷,同为经济大省的浙江怎么作答?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正确的认识,更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对各方面工作走在前列的浙江来说,关键是要用好“因地制宜”这一重要方法论,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因地制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不能看到人家发展什么产业,不管自己适不适合就照搬照抄。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用好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才能避免一哄而上造成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

浙江在发展中向来善用“优势论”,“八八战略”正是一份非常有针对性的浙江发展“优势指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需发挥好数字经济先发、区域创新能力强、民营经济活跃、产业基础厚实等优势,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开辟新赛道、激发新动能。比如,最近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引发全球强烈关注,浙江不少地方也正密切关注这一科技创新突破,并积极谋划适合自己的赛道,在这一领域中争先卡位。

不能见“新”忘“旧”。“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传统产业打下的坚实基础,离开传统产业,很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就不能完全循环起来,甚至会出现“断链”。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在传统制造业占实体经济半壁江山的浙江,这是深入人心的共识。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要先立后破,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任务首位。作为经济大省,浙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肩负重任,要用好因地制宜的方法论,助力生产力水平实现更大突破、更大发展。

来源:潮新闻  作者:评论员 逯海涛  编辑:管鹏伟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