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浙大“黄土地计划”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15 07:17   

浙江大学彩虹人生思政育人平台已成立23年,其中的“黄土地计划”代表“七色彩虹”中的一抹黄色,创立至今的17年间,已有1500余名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工厂、乡镇街道展开调研和实践锻炼。今年8月初,奔赴我省十个县市区的300余名大学生完成了新一轮的实践,交出了一份脚踏实地的青春答卷,令人欣喜,值得赞美。

“黄土地计划”,让大学生们真正懂得什么是“黄文秀精神”。好的思政课应该让学生在自己深入学习、实践和思考中获得教益。浙大动物医学系大四学生王丹琳,来到遂昌县金竹村党建办公室实践,每天早晨8点半上班,翻山越岭去村里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邻里纠纷调解等。这种沉浸式体验,使王丹琳真正懂得了以前只是从新闻中才了解到的“黄文秀精神”。这种精神,在基层干部身上,变得清晰可感。许多学生以前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跟随基层干部下村走访,自然能体会到脱贫攻坚的伟大。

“黄土地计划”,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起把根扎在黄土地上、把论文写在黄土地上的人生理想。浙大毕业生吴姝瑜在重庆市綦江区横山镇大坪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助理和驻村工作人员。她淋过大雨、晒过日头、踏过泥泞、闻过臭味,像“黄土地”一般,努力把自己变得有乡土气。现在,她能说一口流利的重庆话,攀了很多“穷亲戚”,还带着他们一起发展蜂蜜、西瓜、奈李等“甜蜜”事业。在历年来参与“黄土地计划”的学生中,一大批像吴姝瑜一样的学生选择在毕业后服务基层、服务国家。

“黄土地计划”,彰显了高校教师努力成为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学生需要什么?我们能给他们什么?”这是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阮俊华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2006年,他推出“黄土地计划”实践活动。17年来,阮俊华一直在拓宽“黄土地计划”的实践地,学生的足迹遍布浙江省内杭州、湖州、嘉兴、宁波、台州、丽水等市,并在全国多地建立了实践基地。近年来,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后,他们鼓励学生调研主题与共同富裕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时代主题。

“为什么要叫‘黄土地计划’?名字太土了。”有人问道。浙大师生明确回答:“‘黄土地’的名字提醒我们要接地气,只有在黄土地上磨炼,才能收获金灿灿的人生。”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江坪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