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改字,责任心是否“在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9-08 06:54   

经典课文《刘胡兰》回归小学语文教材,本是件好事,但江苏一家长偶然翻看儿子的二年级语文教材,被文内一句话气着了。敌人问刘胡兰:“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而之前的教材版本里写的是“一百块银元”。

为什么特意把“一百块银元”改成“一百块钱”?这令人不解。不同时代,钱的指代不同。解放前,钱很多时候指银元(俗称大洋),而现在更多指人民币。教材里说给刘胡兰一百块钱,小朋友们可能认为就是给了一百元人民币。文章的用意是敌人用巨大的金钱诱惑刘胡兰,她都不动心。但这么一改,无论是对烈士精神,还是对历史细节都造成伤害。这也难怪有家长看到如此改动气得胃疼。

文章有其历史背景。如果只是按照好理解的角度修改,那是不是要把课本里所有词语都换成现代语言?这样的修改不知是编者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我问了几位小学语文老师,他们也不明就里,一头雾水。如此没有常识的改动,草率随意地选择词语,只能让人看到教材编写过程中某些编者责任感、使命感的缺失。

教材的质量关乎一代人的成长,小学教材更是重中之重。教材是“大家小学”。当年,文学家钱玄同和刘半农两位先生共同编写当时的小学语文课第一课,为了用“来来来,来上学”还是“去去去,上学去”而争论不休。可见,即使是那些学贯中西的大家,编写小学教材时也是提笔千钧、小心翼翼,抠字眼、抠细节。教材问题之所以被大家紧盯不放,因为教材的标杆意义不言自明。

教材编写是一个不断吸收意见、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教材改来改去,是为了改得更好,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一位编写专家都必须精编细选、字斟句酌。编教材,还是请编写者多用脑、多上心。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陈进红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