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新冠康复者“二次伤害”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7-13 08:22   

近日,一篇关于新冠康复者求职艰难“寄居”上海虹桥火车站卫生间的文章在网络引发热议。文章讲述了3月来上海务工的阿芬(化名),在感染新冠肺炎康复后,求职遭遇各种歧视。据7月12日最新消息,在多方帮助下,阿芬终于在顺丰快递找到了一份工作,公司将为她安排住处。顺丰快递对媒体表示,招工时,不会歧视新冠康复者。这个表态,对更多的“阿芬”是个鼓励。

此事并非孤例。据媒体报道,多位新冠康复者出院后有过返岗、求职受阻经历。一些用人企业或劳务中介在招聘时要求查验应聘者近两个月核酸检测记录,明言“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更有甚者,佛山大剧院公众号发布入场须知时竟堂而皇之要求“历史有阳、不得观剧”。虽然该剧院很快道歉,但恶劣影响已经造成。

7月1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对这一现象作出回应:“社会各界应该对新冠康复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不能给他们贴标签,不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设槛,不能让他们生活在不该有的阴影下。”

既然有这么多“不能”“不应该”,为什么现实中仍不时有新冠康复者在求职时遭遇不公平对待?

首先,是一些人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有误。权威专家一再解释,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目前还没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愚昧造成恐慌,那些所谓复阳者有传染性的错误认识,成了阻碍新冠康复者重返职场的偏见障碍。

其次,企业用工的法律意识亟待提高。将新冠康复者拒之门外,是赤裸裸的就业歧视,不合理也不合法。早在2020年,人社部等就出台不得歧视感染新冠病毒职工的规定。我国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消除就业歧视,让求职者不犯难,并不意味着要让企业为难。对于企业来说,甘冒违法风险背后,是“自保”的算计。一些企业担心,万一康复者“复阳”,厂区被封损失承担不起,甚至还要负直接责任。要打消企业的顾虑,相关方面须通过精准防控的技术手段和政策,让企业免除后顾之忧,确保企业不会在后续疫情发展中因使用“历史阳性者”而承担不该有的责任。

城市有温度,市民才有幸福。相关部门也应及时排摸,主动宽慰这些曾遭遇不幸的劳动者。有专家建议,在当地健康码信息中,不再显示1个月之前核酸检测的信息,从源头上掐断歧视新冠康复者的信息来源。纠偏或许比治愈疾病更难,只有真正从根源上消除歧视,才能让新冠康复者免遭“二次伤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第3个年头,全社会应更进一步思考、研究、应对一个问题: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守卫住一个健康、理性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如今,有基层和单位不时“蹦”出一些“一刀切”、“层层加码”式防疫和管理举措,有些明显违背中央政策、违背法律法规、违背人情伦理,那些显然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不能被熟视无睹、被视为理所当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多次强调整治“层层加码”,目前多部门开通“九不准”问题线索收集渠道,这些举措必能有力纠正那些不合理不合法现象。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陈进红  编辑:李佳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