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师,要鼓励更要规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5-17 07:53   

《都市快报》5月10日报道疫情催生出一种新职业,叫做陪诊师。听名字就知道,就是陪同看病的,主要是解决一些工作繁忙子女的“痛点”。

陪诊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上门接送、陪人看病、异地买药、术后陪护等,目前在杭州算是新兴行业,从业人员不多,使用服务的客户也不多。主要客户是一些不想麻烦子女的老年人,还有就是上班族,抽不出时间或者请假要扣工资,算下来不如请人划算。收入方面,据从业人员说是每个月6000元左右,不算高,但是前景不错,未来随着客单量的提升,收入有望水涨船高。

就医陪诊这个在疫情里诞生的新行业,在未来第三产业中将占有一席之地。根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1.1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51.3万人,占总人口的12.4%,并且这个比例还在缓慢上升。

具体到萧山,截至2021年末,全区共有老年人口31.2万余人,约占总人口的25%。老龄化社会越来越近,一系列养老护老以及为老年人口服务的产业也在发展,就医陪诊作为服务行业的细分工种,进一步发展,提升服务水平,无疑是值得鼓励的。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未来家庭将越来越多出现“老年子女+高龄父母”的组合,届时老人的看病就医,就非常需要陪护服务。所以,扩大就医陪诊行业规模,吸纳更多就业人口是必要的题中之义。而行业的前景,目前来说确实是一片蓝海。

当然,新兴行业涌入大量市场主体时,难免出现各种乱象。最为令人担心的就是坐地起价、宰客,还有医托现象(诱骗就诊人前往一些民营医院以收取提成)。特别是陪诊服务对象通常为老年人,更容易被医托花言巧语迷惑,损失钱财,更有甚者还会贻误治疗时机。因此,从一开始的行业自我规范中,就要杜绝医托冒充陪诊人员进入,解决的手段可以使用大数据,如实时共享地理位置,被服务者的家属可以随时查看行动轨迹等。同时,主管部门也应当未雨绸缪,及时制定相应准入规范、运行机制,依法依规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管理。比如可以运用大数据,实行黑名单制度、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等,发挥有效监管作用。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俞海波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