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征程新启,梦想涌动。
2021年春天的盛会,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深入人大政协团组,面对面听取24位代表委员发言。总书记同大家真情互动、坦诚交流、共商国是,聚焦新发展阶段,探索新发展理念,擘画新发展格局……
“境”之所在,美丽中国,跃然眼前。
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时间将量变累积成质变。
一个是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一个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对于内蒙古和青海两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
2021年全国两会,在内蒙古代表团和青海代表团,周义哲与孔庆菊两位代表都给总书记带来了家乡的好消息:
“据测算,2018年我们这里的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6159.74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一本明白账。”曾经的伐木工,今天的护林员,来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场的周义哲向总书记讲述了新的“森林交响曲”。
“以前偶尔能见到的雪豹和荒漠猫,现在已经频繁出现。”“生态管护更严了,绿水青山回归了。”从小生长在祁连山脚下的人民教师孔庆菊特意带了照片,向总书记展示两种可爱的“猫”。
把生态环境放在国家战略的大格局下去掂量,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算了一本生态账:“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摆在第一位的是‘坚持生态优先’”……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从全国两会会场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坎。
这是在扎鲁特旗拍摄的草原花海(2020年6月5日摄)。进入夏季,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北部山地草原生机勃勃。
一个个鲜活的发展案例、一幕幕怡人的绿色场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用自己的发展成就道出一个简朴至真的道理——绿色发展,符合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赢的要求,更契合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继续做好生态环保的“加减法”,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和青海的要求,更是对全国的要求。
“造福人民、泽被子孙”,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
国无商不兴,民无商不富。上亿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生态系统,决定了国家与区域的竞争力。
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内蒙古找准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他提了三个“要”,其中之一就是“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出重要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来激发市场活力。
营商环境的改善,企业感受最深。一组数据充分体现了2020年中国市场主体的活力——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50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2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4亿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516亿元,比上年增长4.1%。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改革,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将同世界各国共享更多发展机遇,助推全球经济恢复与发展。
城乡环境“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两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这些重要指示为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路径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
如何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同代表委员深入交流,碰撞真知灼见。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十四五”开局之年,总书记再次点题新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
这是2021年2月27日在三峡库区秭归县屈原镇西陵峡村拍摄的鲜花盛开的脐橙园。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因地制宜,在脐橙园里种植桃树、李树等果树。
在内蒙古代表团和青海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支出“实招”: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