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婚恋交友之名编织“甜蜜陷阱”博取受害人信任,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实施投资理财诈骗。日前,最高检、公安部披露了一起联合挂牌督办的境外婚恋交友、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案,涉案金额达1.8亿元,其中被骗金额超百万元的个案达14起。
打造“真爱”骗局 被骗金额最高逾500万元
这是警方查获的该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机(南安市公安局供图)
2023年3月,福建省南安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网上被他人骗取7万余元。一个盘踞在境外的诈骗犯罪集团由此进入警方视野。
受害人之一的李女士(化名)离异后注册了某婚恋网站账号,很快匹配到一位“优质”男士。对方自称也是离异状态,有一个女儿,从事金融工作,与她还是老乡。
在线交流一段时间后,这位“贴心男友”自称可以从银行内部渠道买到一款“高收益理财产品”。李女士起初并不感兴趣,后来对方提出请李女士帮忙操作其投资账户,看着账户余额每日飞涨,心动的李女士渐渐放下戒备。
在对方的甜言蜜语和“为未来家庭攒钱”的承诺下,李女士抵押房产、四处借贷,陆续投入470万元。然而,当她试图提现时,平台“客服”失联,“男友”也将其拉黑。
“诈骗分子以婚恋交友为幌子,通过情感交流潜移默化影响受害人,以‘真爱’骗局逐步洗脑、层层推进,诱骗受害者上钩,心甘情愿‘投资理财’,直到榨干受害人的最后一分钱。”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陈金钞说。
办案民警介绍,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会根据受害者的年龄、籍贯、家庭情况等量身打造“完美人设”。比如,如果受害人是北京人,就自称“即将退休回京定居”;如果受害者有孩子,就虚构离异带娃的经历。
“甜蜜陷阱”的终局是投资理财。诈骗分子往往先让受害人操作“自己的投资账户”,或把高额收益的截图给受害人看,引诱受害人上当。实际上,诈骗团伙购买该投资理财平台App仅花费数千元,后台由团伙操控,所谓的收益只是软件上显示的数字。
目前,该案已查实电诈案件139起,查明诈骗金额6100余万元,个案被骗金额超百万元的达14起,被骗金额最高超过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