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为何“货不对板”
类似情况导致酒店“货不对板”,引发纠纷。此前,有博主在美团平台预定了一间宾馆,入住后发现环境破旧,卫生条件较差,但该宾馆评分高达4.9分,随后质疑宾馆在平台刷分,此事在网络上曾引发热议。
据《法治日报》近日报道,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布的一起典型案例显示,樵先生在某公司经营的平台上预订了两晚的酒店房间,在预订页面中,该酒店名称后被标注了五颗星(★★★★★)图形。樵先生认为该图形表示五星级酒店,入住后却发现被平台的宣传方式所误导,酒店并不是国家认证的五星级酒店。消费者认为平台的页面宣传行为涉嫌欺诈,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网站信息,全国五星级饭店名录信息按照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4308-2023)评定,可以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大众旅游服务”板块中的“名录查询”栏进行查询。
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截图。
不过记者发现,消费者在一些平台搜索出的结果,不一定与官方名录一致。
例如,在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所列名录中,山西长治市只有两家五星级酒店,即长治益东国际酒店和东明国际大酒店。
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截图。
但当记者搜索“长治五星级酒店”时,查询结果出现的两家酒店分别是长治东明国际大酒店和长治高铁东站爵美轻奢酒店。
百度搜索截图。
记者通过某平台搜索“长治五星级酒店”,查询结果也出现了多家未在文旅部名录中的酒店名。
OTA平台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按照国标评定的五星级酒店之外,一些平台还有自己的评级机制。例如,携程、途牛等平台上,对酒店使用“5钻”“4钻”“3钻”等“钻级”进行分类。有消费者反映,钻级评定迷惑性极强,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解为酒店对应星级。
记者就此联系了部分相关平台,截至发稿,未收到正式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