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遇见你》,我们就一起走近一位男护士——孙国涛的故事。
弥补患者缺失记忆
书写爱与希望
孙国涛是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今年25岁。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实习期间,他为患者写了37本日记,记录下了ICU内外生命边缘的悲欢离合。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 孙国涛独白
今天你转出ICU了。这本日记记录了你在ICU期间的一些治疗,我还为你拍了一些照片,你可以多翻翻这本日记,希望它可以给你带来一些鼓励和支持,祝你早日康复,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积极快乐地生活!
医院里,重症医学监护室(ICU)的大门总显得沉重而神秘。重症患者的家属,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性。孙国涛出入于门内门外,有距离患者和家属最近的视角,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这段难熬的时光,弥补患者的记忆,也为家属带去抚慰。
孙国涛正在整理的,是实习期间完成的最后一本ICU日记,从前期照护病人,沟通交流、拍摄照片,到后期手写记录、电脑排版、打印成册,每一本ICU日记都要经过多个流程。一年多的时间里,孙国涛已经完成了37本日记,总共超10万字。
孙国涛:
当时就是觉得病人一直处在昏迷中,而且病情比较重,身边没有家属。出了院之后也可能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想着通过日历的形式,还有照片的形式,把他在ICU里面的经历、治疗给他记录下来,主要是写患者他在ICU里面的病情的一些变化,就是等他好起来让他看。
用日记帮助重症患者留存这段艰难的时光,是孙国涛在研究生期间查阅文献时产生的灵感,他也把ICU日记纳入自己的研究课题中。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诊部主任 魏花萍:
在没开题之前,其实我有一点顾虑,但是我没有跟孩子说,我只是跟他说这可能需要更多的工作量,比其他的同学付出的可能要更多。跟他说到这个,他说哎呀魏老师没有问题,我反正能吃苦,我有的是时间加班加点。
白天在病房里照顾病人,晚上休息时就开始整理日记,实习期间,孙国涛常常要零点以后才返回宿舍。
在孙国涛写的37本日记里,有一本是他和病人家属共同完成的,孙国涛主要记录患者在病房里的日常,家属写的则多是给亲人加油打气、希望早日康复的情感表达。
在孙国涛的ICU日记中,平实的语言中总有温暖的力量,然而,并非每一位重症患者最终都能转危为安,如何面对生离死别,是孙国涛从事医护工作要经历的必修课,也是当下最难的一课。
孙国涛:
既然为病人做了这件事,就想着把它继续做下去。一年自己给这么多病人写了这么多日记,回想一下感觉还挺、蛮有成就感的,而且还得到了病人的一些比较好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