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新手段,骗子让老人取出79万元现金再上门取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22 07:35   

6月17日,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引发关注。

诈骗手段有了新变化:骗子不再提“安全账户”让受骗人转账,而是先让受骗人取现后,再直接派人上门取钱,更加令人防不胜防。

4月8日,宁波的胡大伯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机关工作人员,称胡大伯身份信息被人盗用,涉及一起犯罪案件,需要接受调查。对方还推荐了一个“公安电话”,让胡大伯和“民警”联系。

胡大伯打电话过去,假扮警察的骗子说胡大伯的个人信息被盗用,现在牵涉一起拐卖儿童案件。

胡大伯吓坏了,按骗子说的,花了1000多元买个新手机,换了新号码,加了一个QQ群,QQ群有3个人,2个人自称“民警”,还有一个自称是“政法委书记”。

骗子给胡大伯出示涉及的案件信息后,要求胡大伯每天报备自己的行踪。接下来几天里,每天,三个骗子轮番问胡大伯在干什么、人在哪里。有一天,对方确认胡大伯儿子不回家,要求胡大伯到房间里,要他反锁房门,和胡大伯进行语音通话,提出“你要交代事情”。

在对话过程中,对方说胡大伯所涉案件很严重,已经上报到中央了,要查清他名下所有财产情况。胡大伯退休多年,有六十多万元存款,觉得这是“自己靠退休金省吃俭用积攒下来,没有什么违法的钱”,就坦然地告诉骗子。

骗子提出,“这些钱能证明正当来源,证明你的清白,我们不会为难你。”胡大伯把银行卡和存单都找了出来,一一告诉了对方。

“他让我把钱取出来,然后放在家里,说我们检察院的人会来查清楚的。”胡大伯抹着眼泪哭着说起这段经过。

对方还说,到时会有“检察官”上门核查,确认无误后会把钱返还给胡大伯。“他让我把钱悄悄取出来,不要告诉家人。”

于是,胡大伯花了三天时间,把存在银行的钱一笔笔取出来,有79万元,放在家里等人来。

4月15日,对方和胡大伯确认家里没人后,有一个背着双肩包、戴着口罩和帽子、穿着灰色衣服的男子来到胡大伯家中,出示了“证件”后,男子用手势示意大伯把准备好的现金装进他的背包和塑料袋里,随后立即离开。从进门到离开,这个男子一言不发。

但骗子还不放过胡大伯。4月25日,QQ群里的“政法委书记”又提出,“你这个人人际关系怎么样?”他让胡大伯去借钱证明自己的人际关系如何。

这下胡大伯纳闷了,把事情告诉了儿子。“爸爸,你被骗了!”儿子立即报警。

民警调取监控发现上门取钱的男子取钱后,坐车逃离。

办案民警分析说,现在警方一旦发现诈骗线索,会马上采取紧急冻结、止付等措施,诈骗团伙就是为了规避这点,一改过去不露脸、不接触的套路,在取钱方式上有了新变化。

民警说,这种升级的冒充公检法诈骗,瞄准的目标多为60岁以上的人群,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诈骗团伙各自分工,有专门的“聊手”,在聊天中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用伪造的法律文书、证件骗取受骗人信任,随后套取被骗人包括现金、股票、存款等在内的财产信息,然后诱导受骗人去银行把钱取出来,以要派人上门调查为由,派其他团伙成员上门取钱。

与以往不同之处有两点:

第一点,骗子不提“安全账户”,改为让受害人取现后在家等待“检查”,因为在大家的固有思维中,电诈本身就是见不得光的行为,骗子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上门;

第二点,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侦查,上门取钱的人遮盖自己的面部,不跟受害人有任何的肢体接触,这样就不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虽然手段升级,但有一条骗子是不变的:就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联系你,说你涉嫌犯罪,为了让你相信,还出示事先伪造的法律文书和证件。

大家记住:公检法机关不会网上办案!如果你真的涉嫌犯罪,不会打电话通知你!公检法机关不会进行所谓的“验资”,不会让你转账、取现,不会上门拿取公民财产。

来源:橙柿互动  作者:记者 杨丽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