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熟夏至到 面对“甜蜜诱惑”中医师给出提醒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9 07:35   

吃荔枝的时节到了,意味着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6月21日)也即将到来。

根据中医理论,荔枝性味甘、酸、温,归肝、脾经,具有养血健脾,行气消肿的作用。然而,正如所有食物一样,过量食用荔枝可能导致身体平衡被打破。中医认为,过食性温的荔枝会助长体内“火气”,导致“上火”现象,表现为口干舌燥、咽痛、痤疮加重、尿急尿痛等症状,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荔枝病”。

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袁晓指出,“荔枝病”的核心是低血糖,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肢冷、饥饿感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低血压,乃至循环呼吸衰竭等。

如何安全享用?袁晓表示,荔枝含有丰富维生素、蔗糖、矿物质和叶酸等,适当食用,对健康大有裨益。但要控制食用量,成人建议一天食用量不超过300克,儿童不超过5颗/次。避免空腹食用,空腹时血糖水平本就偏低,大量食用荔枝更易引发低血糖。慎食未成熟荔枝,未成熟的荔枝可能含有更多影响血糖的物质。注意“假酒驾”现象,荔枝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酒精测试结果,建议食用后漱口。

随着夏至来临,浙江省名中医宣丽华还分享了该时节的几大养生要点。

不贪生冷,宜清淡。夏至时节,身体明显会感觉疲乏燥热,食欲也明显下降。此时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可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莲子、乌梅汤、绿豆粥等食物适合在夏至时节食用。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食用生冷食品,但过食生冷极易引起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的问题,也易加重这些疾病症状。另外,最好不要吃隔夜的剩饭剩菜,气温炎热,剩菜容易变质,也易引起胃肠疾病,降低人体免疫力。

不要熬夜,适当午睡。夏至后日照时间长,“夜生活”也会往后移。经常有人熬夜晚睡,这样容易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建议每天午睡半小时左右,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不要过度贪凉吹冷风。从中医角度来说,天热出汗后,人体毛孔开泄,空调风扇直吹身体,寒邪易侵入身体,造成疾病。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有可能造成急性发作。此外,忽热忽冷的环境也可能导致周围性面瘫。

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从中医角度讲,高温下做剧烈运动容易伤阴液、耗阳气。如果想运动,可以选择在早晚气温不高的时候进行一些较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八段锦等。

来源:潮新闻  作者:通讯员 吴煜 记者 戴虹红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