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端午安康”而不说“端午快乐”?万万没想到,这些理由竟然都是假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6-11 07:26   

然而,辟谣似乎不如谣言传得快和广。这些年,“端午只能祝安康”的说法又穿凿附会了更多理由。

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端午是夏季的开端,天气湿热,蛇虫繁殖,“五毒尽出”,多病毒疫疾。在端午民俗中,有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菖蒲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等,都是为了辟邪除秽。所以,端午节要祝“安康”。

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可惜,于史无考。因为从文献看,虽然很多端午民俗确实是为了祈求平安健康,但并没有说古人在端午节只祝安康不祝快乐。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在古代的端午节,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氛围。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写到“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表达了节日里朝堂之上的欢愉氛围。

再如,陆游在《乙卯重五诗》里写:“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诗展示了端午的各种民俗,也传递了作者“一笑向杯盘”的喜悦之情。

还有,敦煌研究院官方微信多次介绍敦煌壁画与文献里的端午节,涉及操舟弄潮、粽糕入口、互赠团扇、饮酒闻香、登高滑沙、佩戴彩绳等众多活动,丰富多彩,喜气洋洋。

在敦煌出土的《端午相迎书》《贺端午献物状》等文献里,更是谈到人们端午相约、欢聚庆饮的生活习惯。如,S.2200卷《端午相迎书》写道:“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传自荆楚,但惭羁泊,何可申怀,空备团粽,幸请光临。请奉状不宜。” P.2814卷《贺端午献物状》写道:“酒伍瓮,麨叁硕。佑伏以蕤宾令节,端午良辰,辄申续寿之仪,用贺延长之庆。前件微甚少,谨充献贺之礼,尘渎威严,伏增战惧,伏乞特赐容纳,俯听处分。牒件状如前,谨牒。”

以上种种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在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及祈求健康平安外,也会欢聚、出游、行乐。

所以,端午假期,不论是祝安康还是祝快乐,都可以。

而“端午节到底怎么祝福”这个插曲也提醒人们,不要轻信网上的各种所谓“专家”的言论。

眼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会基于以往的信息,自动生成各种答复,其中不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至于一些自媒体,更是什么吸引眼球就说什么,通过假冒权威、故弄玄虚等引流牟利。网友如果看到“专家”、看到“历史”就信以为真,就很有可能被误导。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作者: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