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天下了两年的雨!专家解析:华北这波强降雨来得有多猛,为什么这么大?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3-08-02 19:44   

都市快报讯 暴雨如注,这场大雨下得很疯狂。

7月29日至8月1日,华北、黄淮等地经历了一场极端强降雨过程。

看看河北气象台公布的7月29日8时至8月1日9时京津冀降水实况:

其中,河北邢台累计降雨量超1000毫米。

截至8月1日9时,在本轮持续强降雨中最大累计降雨出现在河北邢台临城赵庄梁家庄,为1003.0毫米。

正常年份,邢台市一年总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此次仅用两天时间,就下了相当于正常年份两年的雨。

本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覆盖范围广、降水强度强。累计雨量、单站极值雨量和最大雨强均超过“96.8”和“16.7”极端暴雨过程。

截至目前,18个国家站日最大降水量突破本站7月历史极值,10个国家站日最大降水量突破本站历史极值。(数据来源:河北省气候中心)

经统计,截至8月1日6时,此轮强降雨已经造成北京地区11人遇难,其中2人在抢险救灾中因公殉职;另有27人失联(14人后来又取得联系),其中4人因抢险救灾失联。

远离台风杜苏芮

本轮强降雨到底是何成因? 

这场雨到底有多大?上千毫米降雨意味着什么?

首先大家先领教一下什么是暴雨:气象上,暴雨通常是以24小时累计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为标准来划定的。

降水量50毫米为暴雨。大家别小看这50毫米,路上行走积水会没过脚面。

而24小时降水量100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为大暴雨。

暴雨疯狂时,表现就是“倾盆而下、暴雨如注”,会在短时间内积水成河,再加上受地形、建筑物等的影响地面高低不平,地势高处的水一窝蜂地涌向地势低处,坑洼地带自然就会遭殃,洪涝灾害不可避免,夸张一点甚至会瞬间致灾。

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消息:在北京,7月29日20时至8月1日9时,全市平均降雨量为261.8毫米,城区平均为235.8毫米。

房山区平均为418.5毫米,门头沟区平均为471.7毫米。

而北京年平均降雨量,只有511.1毫米。

此次过程中,一小时内最大降雨量(气象监测数据)出现在北京丰台千灵山,它在7月31日的10~11时,就承受了111.8毫米的降雨。

水文站监测显示,河北邯郸磁县西王女水库最大雨强为115毫米/小时。

截至8月1日9时,北京一小时最大降雨量:111.8毫米。降雨持续时间61个小时,预计将超过70小时。

这次强降雨,均超过2012年“7·21”及2016年“7·20” 强降雨过程。

一位不愿具名的气象专家告诉橙柿互动,尽管地理上远离台风杜苏芮,但这场强降雨还是受到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及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华北这场“疯狂”降水的成因,属于多重因素:台风、高压和山脉的共同作用。

“杜苏芮”残余环流携带的水汽与副热带高压外围水汽汇合,再加上第6号台风“卡努远程助力,三股水汽汇集直奔华北平原。

副热带高压和高压脊两个高压系统合并,形成高压“大坝”,阻挡住降水系统的前行道路,导致京津冀等地出现超长强降雨。

而输送而来的水汽在太行山、燕山山脉前,受到地形抬升作用,最终形成这场极端的强降水。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分析称,这是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充沛的水汽和太行山山前动力抬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配合的结果。

另外的地形影响,大量水汽在华北一带汇集,并在低空东南风影响下,在太行山区东侧山前抬升致雨,使大坝中蓄积的水更多地在太行山前洒下。

因此,处于太行山东侧的邢台东部、石家庄东部到保定和北京房山、门头沟一带成为本次降水过程的核心影响区域。

远距离台风暴雨

门头沟房县为何是重灾区? 

台风导致的华北甚至东北降雨,被称为“远距离台风暴雨”。

“远距离台风暴雨”是台风登陆后,移动路径受到看不见的“气团”和看得见的“地势”影响所致。

专家分析,门头沟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属于山丘地带,地势起伏较大。这种地形使得雨水流速加快,水流冲击力增强,容易形成洪水。

此外,门头沟处于山区,植被覆盖较少,土壤侵蚀严重,这也导致了土地的蓄水能力较低,雨水无法有效渗透到土壤中,从而形成了洪水。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介绍说,这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增幅作用导致降水集中在沿山一带,这也是造成北京西南部降雨更加偏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张琳娜表示,这一次降雨过程达到特大暴雨量级、并且雨量最大的区域位于沿太行山一线,从邢台东部、石家庄东部到保定、最后到北京西南部的房山、门头沟一带。

这主要是由于地形的增幅作用导致降水集中在沿山一带,当低空风向以东南风为主时,东南风在西部山区地形作用下抬升,从而对降水的增幅起到极大的作用,这也是造成北京西南部降雨更加偏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北京市气象台原高级工程师张明英介绍,北方夏季降雨具有随机性,但他们此前统计北京降雨时注意到,西南部的门头沟、房山区,与东北部的平谷区,降雨较为频繁。

房山区与门头沟区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此轮降雨中,东风、东南风显著,与山脉走向垂直交叉,充沛的水汽受到地势影响抬升,造成这两个区的降雨量最大。

暴雨重心由华北转向东北

“卡努”还会来添乱吗?

今天(8月2日),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自2日起,北方降雨重心从华北地区转移至东北地区一带。

中央气象台2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强对流蓝色预警。

预计2日至4日,副热带高压外围输送的暖湿气流,配合冷空气影响,北方降雨重心转移至东北地区一带,且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此次东北地区降水过程具有一定极端性。

具体来看,2日至4日,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其中内蒙古东部、吉林大部、黑龙江南部和东部、辽宁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同时,云南、贵州、海南岛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

上述部分地区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山洪、城乡积涝、农田渍涝等次生灾害气象风险高。

视线往南,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已经移入东海,并逐渐向浙中至闽北一带沿海靠近,预计3日夜间至4日上午转向东北方向移动,登陆我国的可能性减小

受“卡努”影响,2日白天到夜间,巴士海峡、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大部及钓鱼岛附近海域以及、长江口区、杭州湾、浙江沿海、福建北部沿海、台湾岛北部沿海有6级至8级大风、9级至10级阵风。

专家提醒,伴随“卡努”进入东海,受其外围环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域将有持续风雨天气,建议沿海各地做好防御准备,在附近海域航行的船舶需注意安全。

雨过天晴就安全了吗? 

气象专家称,雨过天晴并不代表危险已经解除,仍然需要防范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发生连续强降雨时,雨水顺着土壤中的孔隙或石缝向下渗透,地下水位升高、水压增大,土石结构不再紧密,且长时间的浸泡使土体饱和、软化。

当雨过天晴,阳光的照射使得土石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土石层容易出现松动,在重力的作用下就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到来前的征兆

山体上不断有石块掉落,出现新裂缝或原有裂缝急剧加宽加长;

不时听到岩石发出摩擦声,看到土石缝隙中冒出气体或者水;

泉水、井水突然干涸或者原来堵塞的泉水突然复涌;

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出现倾斜、开裂、变形;

大量树木突然变得歪斜,动物变得惊恐不安。

如何防御?

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不要在有强降雨时或降雨过程刚结束后前往山区,特别是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活动。

发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前兆时应立即撤离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或是向上攀爬寻求躲避。

发生山体滑坡时,如果位于滑坡体的上部或前缘,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迅速向滑坡体两侧逃生;如果位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应迅速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并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等。

发生崩塌时,如果位于崩塌体的顶部应迅速向崩塌体的后方或两侧逃生,如果位于崩塌体的底部,应迅速向崩塌体两侧逃生,并远离斜坡路段。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程潇龙  编辑:管鹏伟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