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98岁老英雄郭荣熙逝世,他是电影《长津湖》原型之一,72年前首炸水门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8-07 08:22   

都市快报讯 今年春节期间,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影片营造了真实的战场环境,还原了战争的冷酷无情,尤其是志愿军战士三炸水门桥的情节,让观众不禁为之揪心、为之震撼。

当时,电影原型、首炸水门桥的英雄、浙江诸暨老兵郭荣熙已经98岁高龄。

前几天,消息传来:郭荣熙同志,因病于2022年8月2日下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8岁。

郭荣熙出生于1924年,诸暨枫桥阳春村人,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作战科参谋。他于1945年入伍,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次负伤,曾荣获“华东二级、三级人民英雄”“第三野战军20军战斗英雄”称号,多次立功受奖,包括一等功1次、三等功3次、四等功1次。

人们记住他,多半是因为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但郭荣熙背后的事迹,更值得我们铭记。今天,快报和你一起缅怀逝者,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爆破班长郭荣熙 首炸水门桥

据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方面介绍,1950年10月,郭荣熙随部队赶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当年11月6日,第二次战役打响,志愿军与美军激战数日。

29日,美军企图南逃,而水门桥是其逃跑的必经之路,为了阻止美军逃跑,时任志愿军第20军第60师作战科参谋的郭荣熙接到了一个艰巨任务:奉命带领一个排炸毁黄草岭第一号发电站大桥(水门桥)。

“炸水门桥的这个任务,是我们60师师长派我去完成的,因为当时这个任务很紧张……”

为什么选择郭荣熙?入伍后的第三年,郭荣熙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当上了一名爆破班班长,在战斗的间隙,他琢磨出了一种“飞石雷”。从字面上理解,这种雷可能近似于防步跳雷,即可以借助爆炸或其他辅助力量,能从地面腾空而起,进而深入敌群并爆炸,有更大的杀伤力。

在解放战争中,郭荣熙担任爆破班长,凭借高超的爆破技术,他带领全班荣立过集体二等功、个人一等功,是爆破能手。

再来介绍一下黄草岭一号发电站大桥(水门桥),此处地形十分复杂,它是一条建在水坝上的公路桥,桥下有泄洪管,桥的一侧是水泵房,另一侧是悬崖。这是从下碣隅里通往兴南港的唯一一条陆路通道,如果被破坏,敌方的上千辆坦克、汽车、装甲车将无法通过。

郭荣熙接到任务后,带着一个排冒着大雪出发了。为了赶时间,他们一改白天隐蔽防空、夜间行军的惯例,白天也在全速前进。但因为没有食物和御寒衣物,行进仍然很缓慢。

郭荣熙率队赶往水门桥的两天里,没有吃到一口热的食物,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他们把能披到身上的衣物全部披到了身上,再用皮带扎起来,以至于每个人都臃肿得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大家在齐膝深的大雪中艰难跋涉,美军飞机数次从头上飞过都没有发现他们。

11月29日夜,郭荣熙率队到达水门桥,路上有两人在隐蔽防空时不幸被冻死,郭荣熙双手也冰得发黑,手指几乎无法弯曲。但他完全顾不得这些,立即找到一个制高点开始观察地形。敌军在桥的南北两头均设有机枪工事,桥北头还有一辆坦克,但由于天气太冷,桥面上并没有岗哨,这给郭荣熙他们创造了机会。

经过仔细观察,郭荣熙发现公路桥南桥头和公路连接处是最佳爆破点,于是他将一个排分成两组,一组在桥北掩护,另一组跟着自己从四根粗大的泄洪管下穿过,悄悄绕到桥南头,趁着敌方探照灯扫来扫去的间隙,爬到了桥面上。这次郭荣熙带了3个炸药包,每个30斤,他将一个炸药包放到了桥头附近,迅速拉响了导火索。

然而意外出现了,原本应该迅速撤离的郭荣熙因为又冷又饿,行动变得十分迟缓,撤退时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一块爆炸溅起的飞石打中了郭荣熙的小腿,腓骨被打得粉碎,一只脚竟然旋转了180度直接朝向后面。郭荣熙倒在了地上。他忍着剧痛将脚扳了回来,其他战士也和敌军激烈交火,并趁机将郭荣熙抢了回来。

第二次和第三次炸桥,180团这个排全部牺牲了,因天寒地冻,战士们牺牲后,还保持着打枪的姿势。

在接受采访时,郭荣熙老人铿锵有力地说:“抗美援朝是必要的,是保家卫国,是非常光荣的。我们都挺身而出,不怕一切牺牲!水门桥炸了三次,第一次是我炸的。美国人是机械化部队,我们是土枪部队,有任务的时候,一点也不犹豫,不怕牺牲。”

因一段采访

家人才得知这段光辉历程

郭荣熙的老家在诸暨市枫桥镇阳春村,该地以“阳春年糕”出名。

郭家有三兄弟,他是老幺,两个哥哥都已不在人世。

郭荣熙的儿子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父亲从部队回来后,在枫桥镇当人武部长,一段时间后,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建设,他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支援宁夏,一待就是将近14年。郭荣熙抗美援朝回国时28岁,从宁夏回来时已经40多岁。这时候,郭荣熙才开始谈恋爱结婚。

郭先生曾说,以前对爸爸的事情知之甚少,郭荣熙平时虽然很健谈,但几乎不会在儿子、孙女面前提他以前打仗的事情。

2017年,央视采访郭荣熙,当时他已经94岁了,但仍精神十足,身体状态良好。接到通知后,郭荣熙提早赶到干休所,还带去了自己的相关证件、证明和许多老照片。后来,纪录片《断刀2》改名《刀锋》播出,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这次采访让郭先生第一次知道,爸爸居然还有过如此辉煌的军旅生涯和荣誉。

他开始寻找和翻阅相关资料,大体理清了爸爸的相关情况:郭荣熙,20岁入伍参加浙东新四军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同年12月入党,先后参加过大小战役战斗数十次。战争的旧伤,也让郭荣熙成为残疾军人。

第一次炸水门桥负伤后,郭荣熙回到国内,他最放不下的是那些还在朝鲜战斗的战友。考虑到他的伤病,部队领导不让他再去朝鲜。

郭荣熙当时说:“我要去,我死也死在那个地方。”

1951年5月,他回到朝鲜,再次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直到1952年6月随军回国。离开朝鲜那年,郭荣熙28岁。很多同他一样年轻的战士,却永远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1954年4月,他曾出席中共华东军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多次被评为省、绍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出席绍兴市建党87周年群英大会,并被授予绍兴市级劳动模范称号,为三等甲级残疾军人。

1955年10月,郭荣熙被授予上尉军衔。

1956年4月,国防部授予他解放奖章。同年,他放弃转业到大城市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担任诸暨电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英雄从此告别战场和军营。

1959年,他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支援建设,在宁夏工作近14年。

1972年回诸暨,先后任饮食服务公司党支部书记、县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务。

1984年离休。

他们守护了新中国

我们接替他们继续守护!

因为上了年纪,这几年,郭荣熙身体有些差了。天气不好时,郭先生基本不让爸爸出门。天气好时,他会陪爸爸出门走一走,到小区里、公园里,让爸爸戴着助听器,与相熟的老人聊聊天。

郭荣熙回忆三炸水门桥的视频让不少人瞬间破防。有人说:“他们守护了新中国,我们接替他们继续守护!”

郭先生称,诸暨当时有许多人当兵参加了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上映,片方《英雄原型特辑》和“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报道的发布,让郭荣熙一些老战友的后代陆陆续续都联系上了郭先生。

其中一位已经过世老战友的女儿,生有一对龙凤胎。老战友的女儿告诉郭先生,双胞胎孩子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时都感动、激动得哭了。

橙柿说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郭荣熙见证了整个国家由弱转强,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

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是一名冲锋陷阵、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革命战士;在和平建设时期,他是一名忠诚于党、敬业奉献、勇挑重担的建设者和先行者。他时刻保持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革命情怀,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从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无数英雄儿女用青春和生命守护国家,让我们每个人有家可归。今日中国已变强大,绝不允许任何人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为所欲为。

送别郭老,吾辈自强!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韩晨柯  编辑:管鹏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