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黑校车”泛滥:7座车塞了25个学生娃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2-03 08:32   

部分地区“黑校车”泛滥:7座车塞了25个学生娃

校车标准太高开不起,黑车“灵活”满地跑……如何兼顾学生需求和安全,急需交警运管教育等相关部门联手解决

新华每日电讯

学生出行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日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广西、内蒙古、贵州等地采访发现,一些城郊和农村学校附近“黑校车”泛滥,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多次开展整治,但收效甚微。受访人士建议,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同时,还应疏堵结合,正视基层实际需求,积极鼓励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包括借助互联网等新手段来破解这一难题。

7座车塞了25个学生娃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素有“石山王国”之称。寒假前,记者在当地东庙乡三力村三力小学采访发现,放学后,两辆五菱宏光“面包车”分别接走了10名和8名学生,超过核载人数。一辆仅有狭小乘坐空间的电动三轮车更是搭载了6个学生。

近年来当地农村路日益完善,但坡陡弯急、有的没有护栏,这些车辆在山间飞驰,安全风险不小。有学生家长反映,让孩子搭乘此类社会车辆实属无奈,因为住得较为偏远,没法天天接送。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的郊区。记者此前在朱昌镇石硐小学看到,下午放学时间,门口泥泞的路面上,车辆堵得水泄不通。一辆核载5人的五菱荣光小卡,挤了7个小学生,前排副驾驶就有2个。

期间,另一辆满是灰尘、连车牌都无法看清的面包车同样载满学生。其刚起步行驶一小段,车底就传出异响。记者一路跟随20多分钟,途中还发现,孩子们在车上嬉戏打闹,不仅乱按方向盘上的喇叭,有的还把头伸出窗外。

“黑校车”的危害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很多地方通报了一些典型案例。据贵州省铜仁市警方发布的消息,去年当地查处一网约车驾驶员严重超载,原本限载7人的车乘坐26人,其中25人为在校小学生,最终这名司机被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2019年观山湖区的相关部门也曾联合开展过打击“非法校车”整治行动。这次媒体报道后,当地迅速对涉事的两名司机做出了处罚。

正规校车开不起,黑车灵活遍地跑

记者调查发现,“黑校车”的滋生首先是因为学生乘车需求激增。近年来,随着农村“撤点并校”和“陪读风潮”兴起,学生上学距离变远,同时一些学校采取寄宿制,上学、放学时间更为集中,几千甚至上万学生爆发性、集中性的出行,让很多地方运力不足。

“比以往更严重,我敢说现在学生出行,百分之六七十以上要靠坐黑车。”曾在农村当了8年小学老师的贵州通村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永安说。

他认为,供给端的短板加重了“黑校车”的盛行,“一是正规的校车标准太高,不切合偏远山区实际;二是正规客车站越搬越远,且只能按固定线路跑,学生转车很不方便。”

针对这种情况,罗永安的公司开发了农村版的“滴滴出行”,推出了学生定制班车服务,然而在一些地方推广时,尽管有关部门“一句你达不到校车标准就否决了”。

“正规校车经费消耗大、效果不明显。”广西都安县教育局副局长韦海说,目前全县仅有一辆在运营的正规校车,有的学生住在较为偏远的山区,校车线路难以覆盖。且校车由校方自负盈亏,有的学校经费不足,难以支持购置校车和运营维护。

内蒙古某旗公安局的一名民警表示,一些地方至今没有开通校车服务,特别是在北方地广人稀的地区,村屯分散,无法形成有效的校车运行路线,县乡的客运车辆无法与中小学生上下学时间相匹配,不能满足学生出行的多样化需要。加之当地也没有规范的社会机构提供此类接送学生的服务,群众只能选择让孩子乘坐“黑校车”。

多名交警、运管执法人员还反映,因人力有限、取证困难、部门联动不够等因素,也造成“黑校车”难以被全面监管。

都安县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副主任韦锋等表示,一些学生、家长拒不配合,只说顺路捎带,一些黑车司机串通消息、逃避打击,执法人员往往扑空。都安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综合中队中队长黄鹏等认为,交警部门人力有限,且主要忙于县城道路、国省道的交通管理,难以实现常态化打击和监管全覆盖。即使当场发现了,碍于不是多部门联合执法,震慑效果也有限。

借力互联网整合运力资源

受访人士表示,解决“黑校车问题”要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解决,其中当务之急要从政策面推动,不能指望发个文件、贴一封告知信就能有所改观。

韦海等人建议,政府要加大对校车的资金投入,给予一些运营的优惠政策,从而增加校车数量,优化接送线路,在学生分散区域可以合理规划集中乘车点。

贵州某县的一位客运站站长说,由于山高坡陡、村寨分散,“高峰人找车、平时车找人”现象严重,农村客运基本挣不到钱,可加大油价补贴,鼓励班车多接学生。

罗永安表示,参考网约车思路,完全可以由政府选择具有运营经验和专业资质的平台来做学生出行,这样不仅可以用大数据分析学生乘车需求,实现智能调度,监管部门也能通过技术手段在后台进行全程监督,学生路途上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目前有两个难题,一是运政不愿给车子批营运牌照,二是教育局固守校车管理标准,怕担风险。”他说。

受访的基层干群表示,相关部门对学生乘车只有部分管理职责,比如交警只能对超速超载、车辆状况有管理权和处罚权,运管部门只负责客车营运管理和审批,教育局和学校则承担不准购买、租赁和组织学生乘坐“黑校车”之责。希望有关部门仔细摸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联合治理行动,增加有资质的运营车辆,疏堵结合,让孩子安全回家。

黄鹏等人建议,还可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引导家长和学生抵制乘坐“黑校车”。(记者向定杰、雷嘉兴、刘懿德)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编辑:李嘉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