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二,香港仔避风塘海面上,几艘细长尖翘的龙舟穿梭在游艇和客船之间。二十几双结实粗壮的臂膀伴着鼓点奋力向前,有节奏的“嘿吼”响亮回荡在这渔家小岛。
锣鼓声从香港南部一路北上,筲箕湾的龙舟手们早早为初五的仪式摆好了威武艶丽的龙头,街道两边彩色齿状三角旗已鼓风拉满;在新界大埔,龙舟手们端出碌油叶浸的清水,待吉时恭敬清洗埋于河床一年的龙舟;而不远处的沙田城门河已“千舟竞渡”,若定睛 ,能看到舟上的划手有的稚气未脱,有的两鬓斑白。
“端午扒龙舟对我们香港人、特别是香港渔民来说很重要,许多都是全家出动。”郑全仔来自香港仔渔民人家,说起龙舟很自然地用了闽粤惯称的“扒”作动词,人称“全哥”的他在父亲和爷爷的影响下,不到10岁就接触龙舟,而他现年21岁的儿子文达亦在15岁就参加龙舟赛,可谓一家四代“龙舟父子兵”。
比赛临近,练习挥汗如雨。文达紫色的船桨上烫金写着“亚洲红龙”,顶端画有龙头。全哥的船桨则退了色,手柄磨出光滑的原木,淡蓝的桨面略有斑驳。
端午当天,香港各区都会有龙舟比赛,全哥将和儿子出征50人一船的大龙舟赛,而他满头白发的父亲会在岸上做技术指导。
“我们渔民玩龙舟几百年,是有基因的,”全哥说,“吸引有多大?我正捕鱼,听到锣鼓声,立刻扔下网,一头扎进水里,游去跟他们汇合。”在全哥看来,龙舟就像是“岸上人”(指非渔民)的篮球,所有水上人家必会几手。
“香港从渔村发展起来,渔民对龙舟的感情融入了这座城市。”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萧国健博士认为,渔家人是香港龙舟文化的传承者。“你看现在每个渔民区都有龙舟队,他们按古时的礼仪起龙、下海、赛龙,严谨地传承着族群的文化。”
不过,现代香港对龙舟有兴趣的早已不仅是渔民。
香港龙舟总会是香港拥有一百多龙舟属会及2000多会员的专业龙舟运动协会,据主席马兆荣介绍,协会每年举办多项龙舟赛事,其中“国际龙舟邀请赛”有十余国家和地区、约200支队伍逾5000人参加。
除此之外,还有专为残疾人士组建的龙舟队,2010年至今已有包括盲人、聋人在内的数百人参与;而龙舟亦有成熟处理机制,若破损需退役,协会将通过拍卖让业内人士回收翻新;今年还推出了面向学校的龙舟学习计划。
而成立于1988年的香港业余龙舟总会看重的是龙舟“团结默契”的精神。总会其中一个项目,是为团体培训龙舟队,在训练竞赛中培养员工的合作能力。
“龙舟文化发展至今,已不只是祭祀祈福,更多的是人们沟通的媒介,”萧国健说,“两岸四地龙舟文化共通,联赛就是很好的交流,既利文化传承,其中的经济效益更不言而喻。”
不过,在文达看来,龙舟是一种“拼”的精神,“最享受携手破浪冲过终点,这是吸引我这一代加入龙舟的原因。”
马兆荣说,龙舟在香港的生命力即融入了香港。“就像‘狮子山下的香港精神’,不同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注解。”(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