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8时许,南宫市91岁的老奶奶赵爱存手拄拐杖,来到附近的爱心馒头店前,正赶上热气腾腾的爱心馒头刚刚出笼。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接过义工小贾递过来的一包馒头,赵奶奶说:“谢谢,谢谢你们这些好心人。”
7个月前,一家名为“爱心馒头”的馒头店在南宫市开张,但这家馒头店开张却不为赢利———馒头只送不卖,专送贫困人群。
馒头店开业只送不卖
馒头店位于南宫市胜利东街商业宾馆里面,在这家爱心馒头店的门前,有一个醒目的招牌,招牌显示:为传递爱心,奉献社会,本店馒头只送不卖。爱心馒头救助范围为:60岁以上生活困难、老弱孤寡人员;困难下岗职工、收入微薄贫困家庭;医院治病人员陪护家属;残疾人员;流浪者、拾荒者;农村及外地来本地办事、务工人员均可免费领取爱心馒头。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爱心馒头店领取馒头的人络绎不绝,有流浪汉、拾荒者、乞讨者,其中以老年人居多。义工们一边递馒头一边嘱咐大家:“请不要拥挤,注意安全,我们会让大家都有馒头吃。”
义工小张告诉记者:“我们爱心馒头店制定了文明用语,礼仪待人,微笑服务,不歧视任何领取馒头人员,用感恩的心接待每一位前来领取馒头的人员,每天在发馒头前,全体义工在店前列队向前来领取馒头的群众鞠躬,用温暖的心接待每位领馒头的人。”
馒头送出,质疑消失
据悉,爱心馒头店由南宫市民政局退休干部贾秀英发起,并专门成立了爱心基金,接受社会各界捐赠。
54岁的贾秀英告诉记者,2012年8月份,她从南宫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办退休,之后经过短暂筹划运作开起这家馒头店。“现代人普遍不敢做好事,可我们这代人,是受雷锋精神熏陶教育的一代,自己做不了大善事,但总能从一些小事做起。”
就这样,2012年9月10日,爱心馒头店正式开业。
贾秀英说,这种善事起初普遍遭到外人质疑,“各种声音都有”。但伴随每天热腾腾馒头送出,质疑逐渐消失,“现在大家都认定我们在做善事”。
义工小张亦有感慨,原先也心存怀疑,但一段时间过后,感觉大家真的在做善事,自己也就加入进来,每天上午8时至10时30分到店里义务发馒头。
领到馒头的人将爱心扩散
最让贾秀英欣慰的是,她的初衷已见成效,“我的本意是借助馒头这样的载体,把自己的爱心传递出去,而那些领到馒头的人再将爱心扩散。现在看起来,效果已经显现。许多领馒头的老人都早早来到馒头店,帮着义工们打扫卫生。还有的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前来,有邻居获悉后就赶来代领。”
70多岁的盖丙福老人是南宫市凤岗办事处东唐苏村人,家中有一位患脑血栓后遗症的老伴,现在又骨折了,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每天都以捡废品维持生活,现在每天都来领馒头。受爱心感染,他争做好人,“年岁虽然大了,家里贫寒,但也得办好事,做好人。”老人说,最近他在路上遇见一位同志自行车没气了,他就赶紧提醒,“我有气筒,我给你打。”看见有人掉东西,他也赶紧跑过去善意提醒。“送馒头这事稀罕,前所未闻,我也加入进来,传递爱心奉献社会。”
为困难户办“爱心馒头领取卡”
10日11时许,记者随贾秀英来到家住南宫市东街87岁的曹德柱家,曹德柱和老伴都是聋哑残疾人,无儿无女,行走不便,生活拮据。“我们爱心馒头店义工会轮流每天准时为曹德柱家送爱心馒头上门。”贾秀英说。
曹德柱老两口接过爱心馒头店专门送来的馒头,非常感动,不断作揖表达谢意。“爱心馒头店还为城镇低保户、农村低保五保户、社会残疾人员及家庭生活困难户办理‘爱心馒头领取卡’,并登记了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址及家庭状况,建立了台账,以便根据各人的困难情况给予帮助。”贾秀英说。
家住南宫市文前街、年近90岁的孤老太太杜世群春节期间摔倒扭伤脚,得知情况后,义工不仅带馒头去家里看望,还帮助其洗衣服、洗头、洗脚,老人每次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形成爱心捐助传递链
贾秀英说,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完善义工制度,持证着装上岗,卫生操作。而为了环保,馒头店不再提供装馒头袋子,自带包装。同时,伴随困难户需求量渐增,馒头店决定在3月份基础上再增加100斤面粉。
据了解,爱心馒头店每月总费用开支约13000多元,其中购买面粉9000元,房租600元,液化气400多元,水电等其他开支500多元。这些花费都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爱心馒头,吃着香甜,心里温暖,我虽不富裕,也要传递爱心,捐款500元。”退休工人刘师傅说。
据了解,爱心馒头店开张以来,共耗用3.4万斤面粉送出爱心馒头30万个,温暖贫困人群人数达6万人次。目前,南宫市已形成庞大的爱心捐助传递链条,爱心队伍正在不断扩大中……“爱心馒头,只送不卖。”这句温暖人心的口头禅在南宫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