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一季度平稳开局 背后因素有哪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5-04-15 08:32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

进口出口数据一升一降,受哪些因素影响?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与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贸较大幅度增长?

出口增长6.9%:顶压前行 诸多挑战和困难

出口增长6.9%;进口下降6%,这两个数据背后都有哪些因素影响?

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时候,形容一季度的外贸是顶压前行,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出口依然实现了6.9%的增长。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一季度,我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二是国内产业创新,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工程装备、新能源产品等高价值产品出口动能强劲。

三是广大外贸经营主体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出“新品”“潮品”“爆品”,推动竞争力“焕新”。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2.2%

一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增长2.2%,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整体外贸比重继续提升至51.1%。 为什么能实现这样的增长?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国外市场需求旺盛双重作用下,中国工程机械依托政策红利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技术创新、服务深化和品牌重塑,正在全球市场上重构起以过硬产品质量、不可替代技术和本土化服务为支撑的外贸增长逻辑。

走进山东一家工程机械企业的生产车间,所有生产线都已开足马力,正在加紧生产海外订单。车间基本都是满负荷生产,挖掘机排产已经到6月中旬。

外贸企业负责人 张成伟:产品远销哈萨克斯坦、拉美、东南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达9亿元,同比增长15.46%。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出口总值超6亿元,占整体出口总值的70%以上。

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是赢得国内外客户信赖和好评的关键。企业在海外布局中采用本土化策略,开发了针对中东高温工况的沙漠性产品,应用于沙特、埃及等国家的市政项目、农业建设和大理石开采;针对伐木工况,研发木材专用装载机,广泛应用于智利、阿根廷等市场的林业工况。

青岛海关所属临沂海关副关长关凯歌:国产工程机械在全电控技术、远程遥控驾驶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国际市场基础。我们海关收集相关国家技术规范、准入条件等,指导企业开展技术更新,并且报关、减免税、查检、新业态等领域加强惠企措施执行力度,将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产品价格优势,今年一季度,山东省工程机械及其零配件出口,货值约120亿元,同比增长超15%。

为了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创新、加快开拓国际市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支持措施,地方相关部门因势利导,为企业发展、品牌塑造搭台铺路。

临沂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科长雒晓晓:今年,我们开展了“百团千企·商城出海”行动,通过政府“搭桥铺路”,推动临沂在国际贸易领域实现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突破。目前,已在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10个国家,举办展洽活动,在多国建立海外仓。同时,我们注重发挥好136个市场集群,开展外贸优品拓内销行动,建立“外贸优品库”,通过商圈、电商平台等线上线下方式,促进渠道对接、产销对接,不断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据海关统计,我国与共建国家携手深化产业合作,中间品占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的65.1%。我国与共建国家持续扩大农业领域合作,对共建国家出口农药制剂、农业机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自共建国家禽肉、干鲜瓜果进口量分别增加32.9%、8.5%。我国支持共建国家不断改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条件,对共建国家出口轨道交通装备、电动机及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组增长均超过一成。

(原标题:我国外贸一季度平稳开局 背后因素有哪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编辑:陈周滢
返回
杭州网·杭州新闻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