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讯 李艳萍是中方农业技术团队的一员。16年来,她每年至少有11个月的时间在非洲,把杂交水稻的“中国经验”带到非洲大地。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副主任 李艳萍:我可以说,马达加斯加其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在3年时间内,为非洲援建10个有特色的农业示范中心。2008年,李艳萍和湖南专家团队带着杂交水稻种子踏入了非洲最大的海岛国家——马达加斯加,李艳萍是团队中唯一的女性。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副主任 李艳萍:马达加斯加是岛国,东海岸线台风一来一吹,水稻就倒了。西海岸线是热带草原气候,干旱少雨,所以就需要水稻抗涝同时又抗旱。
水稻是马达加斯加的主要农作物。然而,受制于种子质量、种植技术、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马达加斯加的稻米产量一直无法完全满足本国民众的口粮需求。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副主任 李艳萍:10多岁的小孩子真的瘦骨嶙峋,跟排骨一样了。我们自己就会买点饼干,买点糖去分给小孩子吃,小孩子好高兴地跑过来说谢谢。那个时候,你就会觉得,如果我能够用杂交水稻,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
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李艳萍和同事们十年内跑遍了马达加斯加所有的水稻种植区,成功培育出3种适合当地的高产杂交水稻种子,实现了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本土化。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副主任 李艳萍:马达加斯加的水稻品种是常规稻品种,它的平均产量是2.5吨每公顷,我们的杂交水稻平均产量能够达到7.5吨每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