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起飞”!他们绘出厘米级高精地图 给无人车装“大脑”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5-27 09:54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还给就业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测算,未来5年,全球企业预计创造约69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与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有关的工作需求涨幅明显。

从无到有,跨界融合,一批新职业伴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开始“起飞”。

地图采集员:

给无人快递车装“大脑”

如今,在全国多个城市都可以看到无人驾驶的快递车、出租车、巡逻车等,它们在街巷中穿行自如,依靠的是高精地图导航。

这个地图有多高精?跟我们平时用的导航有多大区别?又是如何采制的?一起来认识无人驾驶车辆的地图采集员。

在合肥市熙熙攘攘的早高峰车流里,一辆辆贴着卡通车标的小货车不时并线变道、穿梭自如,给人感觉是技术老练的司机们在送货,其实这是无人驾驶的快递车。

无人驾驶车采图员 高天来:无人车如果到了红绿灯会自动识别,红灯停,绿灯行。如果有横穿斑马线的行人,它也会刹停,及时避让。这一系列智能化的表现,都是基于前期的地图采集和后期的数据转换来完成的。

高天来是一家无人驾驶车公司的采图员,他向记者介绍,无人驾驶车的地图制作,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采图、制图、验图等十多个环节,最后形成高精地图,提供给车载传感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车辆安全运行。其中采图环节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有着严格的要求。

无人驾驶车采图员 高天来:我们平时开车使用的导航地图,属于车道级,精确到米级就已经满足驾驶员使用了。但是我们的高精地图要精确到厘米级,包含的元素非常丰富。比如路面上的花坛、标识线、栏杆、指示牌,它都会扫描进去,并且在高精地图上制作出来。我们误差要小于5公分。

无人驾驶车采图员 高天来:驾驶员开车,可能会有自我纠偏的能力,遇到特殊场景,马上就能自行处理。但是无人车不会自我纠偏,如果高精地图在采集或者制作的时候有误差,或者误差非常大的时候,无人车可能会压线,与邻近车辆发生剐蹭,甚至也会威胁到斑马线上行人的安全。

雷达测量距离

卫星信号接收天线精准定位

采图车顶部跟搪瓷缸差不多大小的仪器,就是激光雷达,负责测量距离;它旁边的仪器,是卫星信号接收天线,用于精准定位。扫描收集绿化带、信号灯、斑马线等10多种道路信息的任务,就靠它俩来完成。

新兴行业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

高天来和刘海龙都是“90后”,从小就喜欢汽车和旅游。2020年,他们成为采图员后,已经跑了北京、上海、合肥等30多个城市,行程4000多公里。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迭代和成熟,无人驾驶车辆正在向更多的领域推广应用,类似采图员、数据标注师等新职业越来越多。某网络招聘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无人驾驶产业招聘的职位数是2020年的两倍。

记者在北京多家无人驾驶科技公司看到,研发团队里几乎都是“90后”的年轻人。高天来和刘海龙所在公司的无人驾驶研发团队已经有40多人,还在渴望更多年轻人加入。

白犀牛智达科技公司技术负责人 夏添:自动驾驶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需要很多岗位。也需要更多具备人工智能软件硬件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的年轻人加入,让这个新兴行业蓬勃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编辑:方熹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