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传记,用细节映射人性的悲悯
影片有没有忠于原著、忠于历史,是《奥本海默》上映前后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如果真的完全和现实一模一样,电影就完全没法演了。”方在庆认为,电影很多内容超过了传记本身,能看出诺兰做了很多功课,“如前面提到的施特劳斯的听证会,传记只是一笔带过,电影却更详细展现了这个故事;导演查找到了当年的听证材料,将戴维·希尔(DavidHill)这个差点被历史忘记的英雄显现出来。希尔确有其人,曾参加过曼哈顿计划,在芝加哥冶金实验室工作过,后来他响应了西拉德的号召,呼吁不要往日本投原子弹。曾找奥本海默签字支持,但没有成功。通过这个挺身而出的人物,让施特劳斯失去了多数支持,,有种为奥本海默伸冤的感觉。”
核心人物关系的处理,也展现了《奥本海默》的艺术特征。影片中,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在湖边关于原子弹所引发的后果的对话贯穿始终,这也是导演的虚构,但并不违合,“所有人都认为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mc2是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基础,实际上,爱因斯坦根本没参与曼哈顿计划,他只是给罗斯福总统写过三封信。但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理论家、科学界的最高代言人,如果不放进电影里,似乎不太完整。”
在方在庆看来,电影最大的亮点出现在众星云集的“曼哈顿计划”期间。彼时,奥本海默被任命为科学主管,在新墨西哥州沙漠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一定要赶在纳粹德国之前建造出原子弹。影片从性格特质到专业能力,对奥本海默的刻画都非常成功。
“回顾奥本海默的一生,可以发现他是个涉猎非常广的人,科学、技术、工程、管理,什么都懂。在他的原子弹团队里,有恩里科·费米、欧内斯特·劳伦斯、汉斯•贝特、爱德华•泰勒、理查德•费曼等一众优秀的科学家,要平衡好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做好管理,难度极大。”方在庆说,连汉堡摊主都没做过的人,管理上千人的研究队伍,奥本海默做得非常好,不仅准确找到问题所在,还能激发每个人的潜力,这是非常难得的,电影能通过各种细节把这些特质还原出来很不容易。
如果非要说遗憾,主要还是电影篇幅有限,没法完整呈现奥本海默复杂性格的成因。
“看过传记后你或许就能对奥本海默一些怪异行为做出判断,比如说他为什么会把毒苹果放在导师的桌子上,还有他为什会试图勒死自己的朋友,把他的妈妈反锁在房间里。”方在庆指出,电影里这些动因剖析几乎是缺席的,而把重点更多放在了奥本海默制造原子弹以及蒙受不白之冤的晚年,没办法让大家全方位了解这个传奇人物。
不过,整体来看,《奥本海默》仍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把平面的书本内容通过富有冲击力视效,还有层次丰富的表演呈现了出来,既体现出演员和导演的功力,也让无数人心感震撼。
电影落幕,追问却未停歇
曼哈顿计划研制出的原子弹,最终在1945年夏天,被美国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那年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句号。随后,奥本海默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又无数次经受着内心折磨。
影片将这种挣扎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最突出的,莫过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奥本海默的召见,在总统办公室,奥本海默表示自己双手沾满鲜血,不愿意再开展氢弹的研究,与杜鲁门不欢而散。
“电影里,杜鲁门说,日本人记不住谁研究了原子弹,只能记住谁下命令投放了原子弹,是我,不是你。当奥本海默踏出办公室的时候,杜鲁门又补了句,别让奥本海默再来办公室了。全片基调自此直转急下,凸显出理想主义和政治现实的强烈反差。”方在庆说。
他指出,在真实世界中,杜鲁门是在信上写了这句话,电影有所改动,但这不会影响人物呈现,还会让影片更有张力。
也难怪,诺兰曾说,他想拍的不是一部传记片,而是部政坛惊悚片。
这种“惊悚”中倒也埋了些柔软的部分,影片结局里,约翰逊总统授予两鬓斑白的奥本海默奖项“费米奖”,似乎有平反的意味。
“但实际上,真正的平反在2022年12月,也就是去年年底。”方在庆说,当时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发表声明,正式撤销AEC安全听证会的决定,给奥本海默昭雪。
算算时间,距离奥本海默蒙冤已有68年,距离他离世也已56年。
电影终落帷幕,有人从《奥本海默》寻找历史,还有人因此诘问人类现在和未来,他们在影评中写到,就像投掷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初寂静无声,毁灭之后,后知后觉。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有很大的警示作用,看完影片后会反思战争的危害和科学的边界,这种反思是对的。”方在庆说,有一种说法他是不认同的,比如说让科学家停止研究原子弹,以防它对人类造成的毁灭性打击,“我觉得这是一厢情愿的做法,就像奥本海默说的那句话一样,科学中的深奥东西并不是因为它们有用才被发现的,而是因为有可能被发现,它们才被发现的。探索真理是科学的动力,但防止科学造成意料不到的灾难,最有有效的方法,不是阻止它的出现,而是通过科技发展本身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