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德国大使:希望德国各党派延承务实、合作的对华政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1-09-28 13:44   

尊敬的施罗德前总理,

尊敬的贝尔格国务秘书,

尊敬的凯飒主席,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由于疫情仍在持续,今年我们再次以线上方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首先,热烈欢迎大家点击出席本次线上招待会。我也诚挚邀请大家透过屏幕感受多彩中国。

对中国而言,2021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3个月前,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8亿多人脱贫,今年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德国人谈到足球比赛时常说:“赛后即赛前。”我们深知,2021年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中国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要走。着眼2035年远景目标,我们制定了“十四五规划”。这份具有重要方向性意义的发展规划包含了未来几年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重点,绘就了一幅中国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更好地理解中国和她的未来发展,值得去了解这份规划。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即便在疫情冲击下,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不但没有放缓,上半年逆势增长12.7%。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达8.4%。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同时我们也知道,经济增长不能只求“快”,更要求“好”。现在,中国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更加追求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下个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昆明召开。作为东道主,中方期待此次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为稍后举行的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以及全球气候保护事业注入强劲动力。各国只有同舟共济、携手合作,才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的挑战。中方愿同各方开展密切合作。

我知道,有个别人士对中国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心存疑虑,甚至认为是要“搞封闭”,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开放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密码”,早已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开放”一词在“十四五规划”中出现了80多次。作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坚持扩大开放对中国来说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事实胜于雄辩。最新调查显示,超过70%的在华德国企业计划加大在华投资。这种乐观的市场氛围恰恰证明中国经济不是越来越封闭,而是越来越开放。展望未来,中国政府会继续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欢迎更多德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各位朋友,

疫情当前,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更加凸显。尽管双边人员往来受到较大冲击,但今年以来中德关系依然取得积极进展。今年前三季度,习近平主席同默克尔总理4次以视频或通话方式进行深入交流,4月中德政府磋商也以视频方式成功举行,两国外交部也就重大国际问题保持密切沟通,1200多位德国经济界人士和家属通过“快捷通道”赴华。在双方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下,两国都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双边关系保持平稳发展。这是来之不易的局面,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我们应携手抵制虚假炒作等负面因素,共同为推动中德关系行稳致远而努力。

除双边合作外,中德两国在多边领域的合作同样重要。当前,世界疫苗分配极不平等,全球存在巨大“免疫鸿沟”,这种情况发人深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也不会只做旁观者,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自己的贡献。习近平主席已宣布,今年中国将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将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这是中方为提高疫苗可及性做出的积极努力。二十国集团峰会将在一个月后举行,各国领导人将就抗击疫情、疫苗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协调,中德两国也是重要参与方。中方期待罗马峰会能够为全球抗疫合作发出积极信号。

女士们、先生们,

昨天举行的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备受瞩目。我们对获胜的党派表示祝贺。无论德国新政府采取何种执政组合,我们都希望德国各个党派能够延承务实、合作的对华政策。我坚信,意见分歧不是双边关系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是理解和友谊的“试金石”。尽管中德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有较大差异,但差异并未妨碍两国紧密合作、共克时艰,中德合作也为两国人民和全世界带来了福祉。双方有能力也有责任继续沿着这条正确的相处之道阔步前行,推动双边关系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因素,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明年中德建交50周年。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各位的支持。

东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并“交棒”北京。目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前不久,国际奥委会决定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入“更团结”,这是100多年来奥林匹克格言的首次更新,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当前,世界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中德也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我期待中德两国能够秉持奥运精神,携手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作者:  编辑:管鹏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