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大年三十,原本是举家团圆的时刻。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浙江的医护人员们,坚守在岗位一线,时刻准备驰援武汉。 继昨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综合监护室副主任医师郑霞率先出发支援武汉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后,我省首批135名出征的医师队伍今天准装待发,这些医生来自浙江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10家省级医院,还有全省各市级医院的医护人员。浙大一院是组长单位。 //浙大二院// 浙大二院有5位医护人员在这次首批出征的名单里,分别是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颜伏归、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吴学杰、重症监护室 主治医师陈城洋、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师赵伟、感染性疾病科护理组长卢燕主管护师。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颜伏归: 武汉疫情重、人手缺,身为呼吸内科医生,我理当站出来,义不容辞!我最想感谢我的妻子,当我和她说要去武汉时,她说她会照顾好孩子的,让我安心。我抱了抱她,她是我最大的依靠。 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吴学杰: 我是2006年入党的,老党员了。既然都要有人去,既然肩上担了这份责任,那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一心迎战疫情。 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陈城洋: 我每日密切关注疫情,已经做好去前线的准备。2003年非典时期,还在读高中的我,目睹了白衣战士的勇敢和无畏,他们是我青春时期最深刻的记忆。也许就因如此,我选择成为一名医生。我相信在严格执行防护措施之下,我们定能安然无恙。 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师卢燕: 我是感染性疾病科病区的护理组长,23日晚看到群里组织人员去武汉支援,就觉得我是那个最合适的护士,也没多想就报名了。之后和老家的父母打了电话,他们一直说“注意安全”。我爸爸很鼓励我,但我知道他们内心的担忧。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岁的孩子,他每天睡在我枕边,从那么小的婴儿慢慢长成了小男孩了。我亲亲他的额头:孩子,等妈妈平安回家! 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师赵伟: 我的女朋友也是护士,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两人很难有一个共同的假期。本来,我们想趁着今年春节回家过年,顺便把订婚的事情办了。如今,我决定去武汉,女朋友知道我的选择后,表示理解和支持。不过,家里人还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想好,要怎么告诉他们,主要是怕他们担心。我想,把疫情尽快控制住,这既是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对家人最好的守护。 //浙大邵逸夫医院// 浙大邵逸夫医院首批有五个医务人员在支援武汉的名单中。 吴晓虹,呼吸科主任医师,曾参与非典时期的医疗救治。吴晓虹主任从疫情开始,就一直在参与整个防控流程设计和全院培训,包括亲自去门诊和病房。这一次,又是主动报名。医院医务科主任陈文军劝她说,是不是可以建议其他人去,她还是主动报名,“我觉得邵逸夫医院的医生真的很纯粹,很令人感动。” 陈岳亮,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当年昆山粉尘爆炸,他也主动驰援,这次他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其实当时也没和爱人商量。”陈岳亮说,但他的爱人是其他医院感染科的护士长,明白这次的工作任务很重,也很支持他的决定。记者联系他时,他还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当日的工作,今天是一个白班+夜班,随时准备轻装上阵。 皮博睿,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湖北人,已经很多年春节值班加班没能回家过年了,这次也是主动报名。 沈枫锋,感染科护理主管护师,90后,是这次邵逸夫医院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她说,自从疫情在媒体上曝光以来,看到很多武汉医护同仁治病救人的消息,当时她就想,如果有机会,就要报名。“事实上报了名之后有点慌有点紧张,特别是提到家人和孩子,心里会有一些难受。但我内心是认为一定要去的,这是我的使命、职责所在。即使我不去,也会有其他同事去……” 董凌峰,邵逸夫医院重症护理护师,拥有14年工作经验,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他幽默地说,“男士优先嘛,何况高年资,另外科室好几个人报名,大家一起,也不怕了,一定会全力以赴。” //浙江省人民医院// 浙江省人民医院有5位医护人员加入了第一批医疗队。他们分别是感染病科陈美娟,重症医学科杨向红,重症护理谢邦好、金莹,护理张婧。 “你们的孩子都小,我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科副主任杨向红主任医师“抢”走名额的理由。 杨向红说,也没多想,既然选择了重症医生这个职业,就肩负了这份责任与担当。春节,谁都想团团圆圆,因为儿子在国外读大学,也回不了家过年,那就让科里其他同事过个团圆年,爱人也是医生,相信他一定会理解,所以也没商量,就先斩后奏直接报名了,唯一有点顾虑老妈会担心。 “我当时是接到护士长的电话,说武汉那边需要支援,问我能不能去,我想如果一定要有人去,我比较合适,我没结婚没小孩,家里牵挂少一点。”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护理护师金莹报名了第一批驰援。“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试探的和我妈妈说了一下,一开始她还以为是开玩笑的,还说支持,结果后来看到我在整理东西,她一下子就哭了,但是还是说支持我去,希望我能保护好自己。” 呼吸内科张婧也义无反顾的向护士长报了名,她说,做为一名在呼吸专科工作了18年的老护士,更应该担起这个责任。“但其实我并没有想那么多,虽然我也舍不得自己的家庭,但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病患战胜疾病。”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有3位医护人员在这次首批出征的名单里,分别是呼吸内科江立斌副主任医师、顾月琴主管护师和余娅娟主管护师。 今年43岁的江立斌,在呼吸内科临床一线工作了15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说,他是昨天接到通知,作为医疗队成员驰援武汉。 “作为医护人员,国家需要我的时候,一定是责无旁贷的。”昨天,当江立斌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的时候,他们虽然担心,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我太太跟我儿子说,现在武汉那边的情况比较紧急,很多人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爸爸是呼吸内科医生,这个时候他要去帮助他们。” 江立斌说,“儿子读小学六年级,有些事情他其实也明白了,他对我说,让我一定要注意防护,注意安全,早点平安回来!” 今天一早,江立斌就收拾好了随身行李,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防护用品。“只要接到通知,我随时出发。” //浙中医大二院// “我师父身体不好,如果可以,请让我去!”当收到报名信息时,浙中医大二院呼吸内科护师刘婷婷发了这样一条微信给护士长。 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都为她的勇敢而动容。“这是一件大事,还是先和家人沟通下吧。”护理部主任说。刘婷婷仍坚定地回答:“好的!主任放心,我一定会说服家人的。”其实,家人的反对早在刘婷婷的意料之中。但是她说,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现在,武汉更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我们不去,武汉怎么办?中国怎么办?家人最终被她说服了。半小时后,刘婷婷高兴地回复护士长:“我家里人同意了,我可以去了。” //浙江医院// 浙江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王艳红、ICU胡伟航医生、任琦护士组成了普通患者救治医疗队,等待召唤随时准备增援武汉。 呼吸内科护士长王艳红工作22年,有十年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早几天疫情开始严重时,她就主动退了回老家的票,坚守在岗位上,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提到家人时,她说,家人们都很支持。“我老公说,你去吧。在之前决定不回老家前,也和12岁的女儿交流过原因,这次她也有所了解,还对我说‘你一定保护好自己,早点回来’。”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两名护师积极报名支援武汉,两位都是90后女生。 “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换了个地方,都是要好好工作。”呼吸科护师吕玲玲,91年生,联系她时,她还在原本的岗位上忙碌着。“今天回趟家,和爸妈吃个团圆饭。”吕玲玲说,爸妈都很支持。“这就是我的工作,我会做好自己的防护。还有医院做我们强大的后盾不是吗?” ICU护师陈彦洁说,“早上已经给爸妈家人打过新年电话了,晚上就简单自己做点吃的,然后就去上班。” 问到为什么报名驰援武汉时,陈彦洁说,就想做点贡献,“过年人员比较紧张,我家离得比较近,所以一早就申请了过年上班。” //台州市中心医院// 台州市中心医院也快速组建了一支由呼吸、ICU和EICU的7位医生护士组成的援助武汉队伍,随时准备出发驰援武汉。他们分别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希、吴旭佳,重症医学科的潘田君、王巍、林莎莎、夏晓雅,急诊重症医学科的许婷婷。 杨希是台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顶梁柱之一。科室年轻人多,杨希是科室少数几个副高专家之一,又管临床,还要兼顾带教年轻医生和实习学生,工作非常繁忙。但就算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她也从不叫苦叫累。“这个时候,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不上谁上!”她说。 重症医学科王巍是一位军嫂。平日里和丈夫聚少离多,一星期和丈夫只能见1到2次面。此次报名驰援武汉,她第一时间告诉丈夫,深明大义的丈夫对她的决定表示支持,让她安心了不少。“这么光荣和重要的事情,我一定不能错过机会!”王巍说。 【李兰娟院士:赴北京参加会议 不是去武汉】 今天,朋友圈上一张李兰娟院士上飞机“准备飞赴武汉”的照片被频繁转载。
本报记者了解到,李兰娟院士今天出行不是去武汉,而是赶往北京参加和此次疫情有关的会议。 今天除夕,本是家人团圆之日,但这位73岁的院士为了守护人民健康,依然马不停蹄,感动了很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