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新闻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经济 | 社会 | 文娱 | 时评 |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新闻中心 > 浙江新闻
 
 
“寻找浙江新动能”调查③丨产业综合体集聚创新资源
2019-06-13 10:33:31杭州网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梁国瑞 苏靖 裘一佼 陈佳莹 苗丽娜 报道组 费彪 吴一赞 方小龙 朱利奇

今年一季度,浙江经济交出了“好于预期、好于全国、领跑东部”的“三好成绩单”。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传统制造业与新动能产业“双双走高”。其中,全省17个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一系列信息显示,持续推进的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正日渐显现成效。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块状经济集聚发展,是浙江经济的显著特色。然而,近年来,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更新的加快,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技术水平偏低、品牌实力较弱、行业话语权不高、融资难融资贵等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系统集成的创新公共服务。

2017年,浙江启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试图通过创新资源要素的整合,破解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营造高层次产业创新生态。按照部署,到2022年,全省将建成3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传统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的全覆盖。

近两年时间里,浙江已创建、培育各类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68家,其中省级65家。眼下,综合体建设正从全面启动、重点突破,向整体推进、全面发力迈进。

这些承载浙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希望的综合体,如今建设运行得怎么样?为各地产业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在创新资源的集聚整合上还有哪些不足?近日,本报记者奔赴余杭、柯桥、诸暨、嵊州、椒江等地调研走访。

聚焦共性技术难题——

创新能力提升还需加速

提升创新资源的集聚度、补足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是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核心要义。

记者在杭州、绍兴、台州等地调研发现,各地在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过程中,通过整合、下沉、引进等方式,不断积聚创新资源,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家纺行业素有“好布出余杭”之说。这里生产的中高端装饰面料,年产值达260亿元,产销总量占全国30%以上。

近年来,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市场对面料提出了更多功能性要求:防菌、防霉、防水,甚至要释放负氧离子。然而,在余杭家纺行业中,设有研究院、能研发功能性面料的企业只有3家。

为满足中小微企业的研发需求,余杭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专门设立“家纺新材料研发共享技术中心”,购置聚合中试装置、复合纺丝实验装置、固相增粘实验装置等设备,还引进了一名海归博士负责运营管理,目前正在推进负氧离子材料的应用。

“中心完全对外开放,中小企业既可以用这里的设备自己搞研发,也可以委托中心,进行合作研发。”余杭开发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粟敏说,依托研发共享技术中心,综合体还将引进院士工作站、研究所等机构,建设新材料产业化孵化基地,目前已引进孵化企业3家。

诸暨市大唐镇被称为“国际袜都”,这里每年生产的袜子总量,占全国70%以上,占全球三分之一左右。但近年来,在传统袜业转型过程中,设备上新难、用工成本高等问题,日益困扰着大量中小袜业企业。

能否在不淘汰原有袜机的前提下,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如今,在诸暨大唐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里,浙江纺织袜业研究院正在研制一套“智能化柔性袜品自动化生产线”,将原有的点状生产设备,用传输带、机械臂进行物理连接,并用智能化软件进行系统管理,“中小微企业使用这一设备后,预计可以减少三分之二用工量,产量却能成倍提升。”研究院院长金京说。

记者在调研走访中发现,近两年时间里,尽管各地都在加紧整合创新资源,但这些综合体在聚焦共性技术难题、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一核心作用的发挥上,仍有待进一步提速。

在浙南某地,一家列入全省首批创建名单的综合体,直到去年底才正式揭牌运行;当地与省内名校共建研究院,作为破解共性技术难题的主要载体,但直到今年5月中旬,该研究院尚未开始研发创新和技术攻关。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在记者重点调研的8家省级综合体中,有6家已经着手破解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但已有初步创新研发成果的仅有2家,多数仍处于创新平台、高校资源的商谈、引进过程中,距离创新技术的成型、应用,尚需时日。

解决公共服务堵点——

“一站式”服务正在集成

在杭州余杭艺尚小镇,汇集了设计师众创空间、版房中心、面料展示区、共享智慧工厂、智慧门店、产业数据展示中心等众多功能的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自去年6月运行以来,已经接待了各类参观考察团队不下50批次。

“我们就像一个插线板,将创意设计、品牌孵化、检验检测、金融投资等各种服务,全部接入进来,打通全产业链的信息流、业务流,实现服务功能的集成。”综合体运营商“亿商智能”总经理狄彪说,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打造,综合体的线上注册用户已达1755家,线下则集聚了560余家企业,服务覆盖面达20万平方米。

通过各类资源的高度集成,解决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堵点、痛点,这是各类综合体承载的重要功能之一。记者调研发现,与共性技术难题的破解相比,公共服务的集成相对容易,各地的成效也更加显著。

在绍兴市柯桥区,沿着金柯桥大道,一条长约5.5公里的“创新服务带”正在形成:去年10月,由米兰华夏集团运用的“时尚秀场”正式进驻;今年初,中国女装面料运行趋势研究院开业;3月底,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东部中心绍兴分中心签约入驻;4月,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创新研究院正在加紧装修;5月底,柯桥与江南大学合作的产业技术转移中心揭牌……

“柯桥原有的纺织服务平台,只能提供单一的技术研发和简单的检验检测,已经满足不了产业发展需求。”柯桥区科技局合作科副科长傅玲红说,“创新服务带”成型后,这个现代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不仅将汇聚国内各大高校的研发团队、国外高端创新人才,还将集聚欧洲设计师、国际面料流行趋势分析、时尚秀场等资源,“到时候,纺织企业可以在这里获得从面料到生产、检测、发布的全链条服务。”

对于一些新兴产业集群而言,这种集成化、一站式的服务,对于产业发展的撬动作用更加明显。

在台州市椒江区开发大道北侧,智能马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占地仅2600平方米,但从去年12月运营以来,这里已入驻各类服务商31家、创新团队11家、线上服务商208家。不到半年时间,综合体已为智能马桶企业服务1431家次,实现技术对接、项目合作14家100多项,仅一季度就为50多家企业开展300多批次检验检测服务。

在诸暨山下湖镇,依托华东国际珠宝城搭建的珍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有87家企业入驻。针对中小微珍珠企业缺乏销售渠道、同行竞争严重等痛点,综合体通过与淘宝网等平台的对接,为入驻企业提供“流量加持”,“去年11月底到现在,入驻企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0%。”综合体负责人袁小鹏说。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拆除“篱笆墙”仍待联动

构建简约高效的创新服务机制是建设综合体的重要内容。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拆除阻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篱笆墙”,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记者调研发现,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各地广泛引进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正在加速形成。

在诸暨设立浙江纺织袜业研究院后,西安工程大学启动了高校教师进企业创新实践活动,连续4年来,每年派出40多名教师,到上百家袜业企业开展创新实践,学校规定,青年博士以上教师入职以后,第一年必须到诸暨袜业企业实践一个月以上。

“教师进企业,首要任务是摸清企业真实情况,把他们的需求带回来。”浙江纺织袜业研究院院长金京说,这项创新实践活动,并不需要企业承担费用,一应开销由研究院和当地乡镇一起支出,“只有真正扎根下来,企业才会把你当自己人,告诉你真实的需求。”

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就得益于这种“扎根式”的实践。2016年,学校派教师进企业实践,前期征求企业需求时,浙江华诗秀纺织有限公司提出,需要品牌设计方面的人才。“我们按照公司的需求安排了老师去,结果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公司正在研制一款新袜机,准备生产没有线头的3D立体袜子。”金京说,由于缺少专业人才,企业捣鼓了几年仍然没有成功。了解到这一需求后,研究院马上抽调学校自动化专业的老师,到企业帮助研发。不到一年,这款3D立体编织袜机就成功研发出来了。

经过数年的深度对接,西安工程大学与诸暨袜业产业之间,正在搭建一条产学研合作的封闭链条。除了教师进企业外,学校还安排大批学生,到诸暨袜业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设计、为期1个月的生产实习,“高校和企业的深度对接,不仅提升了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也加速了当地企业技术难题的攻关,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金京说。

眼下,我省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已呈现出跨区域发展的特征。

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后,余杭服装创新产业服务综合体今年又对外拓展了3个线下园区,“线上一张网、线下N个园区”的格局正在形成。

“我们很希望将这种模式,在全国服装类产业集群里推广。”狄彪说,从产业发展角度看,集聚度越高则效率越高,因此互通才能共赢,“浙江有很多块状产业集群,童装、毛纺等都属服装类,前端原料、后端销售等环节完全可以打通,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

综合体的建设不能画地为牢,搞“关门主义”。但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这种制约创新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联动的“篱笆墙”仍然存在,联动的局面尚未形成。狄彪记得,省内某服装类产业集群先后4次前来考察学习,最终还是决定单独做。他希望,各地能尽可能打破行政壁垒,尽快完善创新资源协作共享的体制机制。

【浙江新闻+】

处理好三对关系

作为我省传统产能修复、新动能培育的首创性探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已经经过两年多实践,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但由于认识和把握不足,各地对综合体的态度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万能论”,把综合体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另一种是“无用论”,认为其与传统创新载体没有什么不同,工作部署仅停留在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层面,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

当前,要加速推进这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各地还须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是处理好与产业的关系,让综合体回归服务产业发展的本源。纵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北京中关村等的成功,几乎都遵循了“1+N”微笑曲线,即从“一个服务集中发展区”起步,逐步衍生出“若干个生产基地”,并按照微笑曲线布局,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综合体建设,也应加强与经开区、高新区、特色小镇、小微园区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联动,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二是处理好与创新的关系,集聚高质量创新服务主体。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的技术输入,不少源头就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议转变工作思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综合体的共建单位,改事后介入为事前介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真正发挥高校、重大创新平台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自主性,降低中小企业使用先进技术的门槛和成本。不仅如此,综合体的建设还应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去谋划全域创新资源联动,破解区域创新供给不足的难题,通过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吸引县外、市外、省外、国外优质的创新服务机构参与建设、投资、管理、运营等核心环节。

三是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公司化运营是发挥市场作用的有效机制、有效途径,也是盘活科技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的关键。各地应进一步引导龙头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综合体建设,实行公司化运作、专业化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综合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聘请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团队)及工作人员,建立与经营班子业绩、贡献相对称的激励机制,使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较快适应市场发展。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梁国瑞 苏靖 裘一佼 陈佳莹 苗丽娜 报道组 费彪 吴一赞 方小龙 朱利奇    编辑:管鹏伟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雨后现双彩虹
亚洲文化嘉年华...
如此春光 那么...
维也纳国家歌剧...
第九届北京国际...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时评
·新华国际时评:中俄携手给世界经济注入正 ...
·许勤华、李坤泽:“文明之问”的反思与重 ...
·高铁Wi-Fi将融合5G技术!
·美国霸凌行径徒劳无益,中国有能力应对挑 ...
·美国挑起对华经贸摩擦损害两国和全球利益 ...
·新闻分析:罗马尼亚政治派别在欧洲议会选 ...
·述评: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五大世界性危 ...
·坚持不同文明开放包容交流互鉴——学习领 ...
·【央视快评】在交流互鉴中实现人类文明的 ...
·证监会发出动员令 上市公司提质行动计划 ...
·明确“四个敬畏” 坚守“四条底线”
图片新闻

如此春光 那么西湖 ...

惊! 显微镜下的花 ...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 ...

俞飞鸿深情诠释《在 ...

南京:“玫瑰白菜” ...

奇妙微缩沈阳市
热门点击
·权威发布!徐立毅任中共郑州市委书记
·杭州姑娘深夜发文看哭网友 十年经历让人心疼!...
·订门客鲜花的钱只能打水漂了?178人抱团维权...
·顶尖高校"三位一体"考试 上万名学霸对决
·有人办10张信用卡 套现买车!千万别学
·杭州粮油市场要关停 变身杭版"达令港"
·海底捞绍兴路店垃圾正确分类了吗?城管上门检查...
·准备好来杭州感受双创的魅力了吗?
热点专题
- 70有我更青春 青春记忆伴我行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2019年全国两会
- 新春走基层
-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 比学赶超 推进"六大行动"
- 杭州“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
- 建德果蔬乐园 尝遍四季时鲜
- 初心在身边 红船驶进新时代
- 打造杭衢山海协作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