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双一流"后怎么干 浙江三所高校这样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9-22 07:40   

    宁波大学:

    在“双一流”的布局中,地方高校应该占据怎样的位置?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一直都承担着服务地方的责任和义务,虽然“双一流”战略也强调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推动作用,但更多的是瞄准国际一流的科研水平。因此,在一些人看来,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之间的矛盾,在地方高校要表现得似乎更明显一些。对此,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也有着自己的一番思考。

    在他看来,地方高校促进地方区域的发展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若干个层次,对于像宁波大学这样的地方高校来说,可以有一部分基础研究,但学校的重心必须聚焦于应用研究上,更多地关注地方需求,考虑成果的转化。

    “地方高校的科研,最关键之处还在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沈满洪说,“锁在抽屉中的成果”怎样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么,“双一流”的到来,对于地方高校履行自己的义务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事实上,即使是基础研究,也存在从现实问题的提出到科学问题的提炼的过程。”沈满洪说,大量的问题其实就是来源于现实的。“当前,我国依然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于我们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将直接面对大量的现实问题。”在这方面,更加“接地气”的地方高校其实是有优势的,而“双一流”战略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会凸显这种优势。

    “只要我们更能脚踏实地面向现实问题,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就一定能有所作为。”沈满洪说。

    今年年初,高教界期盼已久的“双一流”战略具体实施方案出台,其中提到“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流人才。应该说,无论是否是“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都应该是所有高校工作的中心,但在“双一流”大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呢?

    在人才培养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上,沈满洪作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假设:“如果你培养出的校友获得了诺贝尔奖,那么你就是世界一流大学;或者,你培养出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家或政治家,你也是世界一流大学。总之,只要培养出高层次人才,就是一流大学。”

    那么,对于地方高校而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定位应该在哪里呢?对于这一问题,沈满洪也和同事进行过多次探讨。“最终的结论是,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创新创业人才。”

    当然,在当今全社会都崇尚创新创业的大潮之下,这样的定位已经不能再被称为“特色”了。但在沈满洪看来,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并不是必须追求所谓的“特立独行”,关键在于和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乃至历史文化相吻合。

    “从我们学校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区位优势来说,宁波一直都是创新创业的沃土,我们所在的宁波市,也是国内产生科学家、企业家最多的地区之一。”沈满洪说,在宁波大学,几乎每一栋楼都来自于“宁波帮”(由宁波地区企业家组成的商帮)的捐赠,每栋楼都是以“宁波帮”中某位企业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宁波帮’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加之学校的校训‘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也和创新创业相对应,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非常好的优势条件。”沈满洪说。

    在他看来,大学的最主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者并不是分开孤立的,而是要把科学研究的结果贯穿到人才培养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教学也才能“活”起来。“宁波处处都是创新,有太多的素材可以和学生分享,所有的学科在这一点上都是共通的。”

    当然,人才培养也要回应社会的需求,但这种回应不应该是简单地顺应社会。“我们不能哪个专业好找工作,就去培养哪个专业的人才,而是要考虑大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沈满洪说,高校要认识到,有些学科专业是具有市场竞争性的,比如计算机、工商管理等,有些专业则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如文史哲、数理化这样的基础学科。这些学科不可能依靠社会竞争获取资源,但没有基础性学科的支撑,其他学科很难有好的发展。“总的来说,我们人才培养和学科设置要满足社会整体的发展需要”。

(原标题:入选"双一流"后怎么干 浙江三所高校这样说)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记者 马悦 曾福泉  编辑:张一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