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纪元”,站在欧亚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岸朝东西张望,有一大战略历史性地将张骞曾经出使过的西域和郑和造访过的西洋雄心勃勃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带一路”。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这一诞生仅一年多的空前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定位之高、影响之大,甚至有人以2015年经济工作的“题眼”加以形容。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一带一路”的横空出世绝非高歌猛进下无关痛痒的锦上添花,而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爬坡过坎,转危为机的一大助推器。
回首过去1年多的时间,中国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一路走来不乏沟壑险滩:一季度经济增速跌入6个季度的谷底,实体经济成本高企,房地产交易量价齐跌,“三驾马车”拉动乏力。以至于一时间人心浮动,纷纷开始猜测:中央会否重出强刺激政策,加快人民币升值,甚至推迟经济转型升级?
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是,中央以极大的战略自信和定力表示,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中国领导人年初的坚定表态,给众多关心中国经济的人吃下定心丸。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一带一路”从构想到现实逐步成型,被全体国人乃至世界舆论寄予厚望。“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这一战略的适时推出正切中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要害所在。
目前,中亚经济大致相当于中国30年前的水平,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对许多经济领域来说都意味着巨大商机。据估算,丝路基金与亚投行要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至少需要融资约21万亿元。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5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对外直接投资却仅有5000亿元左右,资本配置不尽合理也不够多元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投资者们也将有望获得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和发展潜力。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使命所在。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出有益于打破固有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到崭新高度。这就是要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区域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互联互通。
中西部地区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扮演重要角色,东部的高端产业特别是电子产业也开始加快向西部转移。同样地,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一带一路”倡议也同时为其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面对中国经济来自内外的严峻挑战,中国没有自乱阵脚、病急乱投医。而是谋定而动、顺势而为地将“一带一路”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这‘一带一路’,就是要再为中国这只大鹏插上两只腾飞的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行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