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12年的热点事件,官方承诺彻查、整改后,有的案件宣布将公布结果,有的仍在调查中,有的则再无音讯,成为“烂尾新闻”。
所谓“烂尾新闻”,就是指一些地方在处理热点事件时“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面对种种棘手问题,一些地方部门“不想查,不敢查,不愿查”,就算迫于舆论压力,表了态、道了歉,也只是一种“消极应付”。一旦公众视线转移,下文也就不了了之。
自信息公开条例之后,政府部门基本告别了“无可奉告”的年代,不过一些地方虚与委蛇的现象依旧存在。2012年的诸多公共事件,但凡涉及权力责任的,几乎难有完美收官。例如山西静乐县县委书记“空饷门”、陕西“表哥”杨达才等,在官方宣布调查后,一直未见调查结果,“烂尾新闻已经成为公共生活中的一朵“奇葩”。
“烂尾新闻”究竟“烂”在何处?说到底,还是在于责任追究机制缺位。一切仰仗“领导”的情绪与关注,一旦时过境迁,分散的舆论形成不了倒逼的力量,再有理的质疑,谁也懒得理。
一些影响恶劣的公共事件,不仅事关民生,更关系到公共利益与权力公信,“烂尾”的结果,只会令制度威信扫地,法律蒙羞。看来公共事件之后,当与应急机制同时启动的,还应有公开透明的问责机制。“烂尾新闻”的背后,不仅要关注主角的命运,更要追究“被烂尾”的责任。 |